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2014-05-10 17:54陈干
新课程·中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反思初中历史新课改

陈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在教学中,教师时刻围绕教学新理念、新课标,认真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活力。但是其中不乏“虚假的繁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自己,加强认识,完善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历史教学一直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历史是“副科”,上课,可上可不上;学习,可学可不学。即使是学习,也是死记硬背。新课改的到来,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生命。但是,在我们实际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理解上的肤浅,认识上的错误,致使教学中出现重表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的情况。笔者就新课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虚假繁荣”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抛砖引玉。

一、合理地处理新课改和传统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在我们推广和实践新课改的进程中,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辩证关系是需要我们着重考虑和处理的。

首先,新课改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创新。我们既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梳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哪些传统思想和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哪些思想和方式又是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新局势,停滞不前的,高耗低效的?哪些是对培养新世纪全面人才有帮助的?哪些又是阻碍教育发展和革新的?而面对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如何改革呢?面对新课改的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优势,我们又该从哪儿开始革新,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展,又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改革的成效呢?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学习新课改观念的优势,又要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在遵循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主要目标下,转变观念,创新教法,革新学法,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新课改的理论前瞻性与现实操作的矛盾。虽说思想指导行动,但是现实环境的局限性与思想观念的无限革新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矛盾性,正是广大师生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笔者认为,在革新的大环境下,我们不能被潮流冲昏头脑,不应只是一味地要求创新,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在教学中,既要融合新思想、新理念,又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在理念的指导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把创新理念与个人的教学行为融为一体,应用在教学中,解决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过程、情感目标并重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以往传统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要求和关注度比较高。但是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有些教师在三维目标中,更加注重后两者,一味的个性,而忽视了基本知识的传授。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甚至不讲,一开课就是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从表面上看来,学生是参与了教学,既体现了主体地位,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构建,课堂的氛围也是热闹非凡,但是学生因为缺乏历史基础知识,缺乏历史具体感知,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本无法深入地展开讨论,教师和学生都会处在较为被动的状态,小组合作也无法取得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过程、情感目标并重。

其一,知识目标,既要充分地组织历史知识教学,准确地把握教材结构和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和恰当的深化,还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转化,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结构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其二,过程目标,一方面教师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引导他们自主阅读历史教材,思考并探究,进行思辨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培养智能。一方面是要转变教学的重点,应该将以历史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为以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的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联系历史,在教学中谈古论今,发挥历史教书育人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明古,鉴今,明礼,懂理;其三,情感目标。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中国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世界史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中国史对于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明显要强于世界史。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落实不够,教育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情感目标的实现。

三、保证教学重点,提倡多样化教学形式

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改中一改以往的“流水账”式、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提倡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在历史教学中,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豪情壮志的历史人物,很多教师为了顺应学生的喜爱,设计历史情境再现,指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编演,学生们演得嘻嘻哈哈,虽然课堂氛围活跃,但却内容单一,形式单一,这个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也没有想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环节之后,除了嬉笑之余的愉快心情,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也是很多教师因为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在教学中经常会犯的错误。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有些教学活动只是教学形式的点缀,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是教学的中心和重点。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11(02).

[2]孙爱妮.初中历史: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初级中学)

?誗编辑 李艷霞

猜你喜欢
反思初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