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方式被教学者和学生所拥护。这是对集体教育的一种完善的教育方式。如何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直是困扰教学者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细微的观察,就如何有效地解决幼儿区域活动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特点;兴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家庭理念的更新,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高的重视。他们生性活泼,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时作为教师,应该在加强学生对新鲜事物接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个性、兴趣等各方面的培养。因为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用一生,更何况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他们分辨能力极差,对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表达出来。这时教师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幼儿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一、从活动区域的特点看解决方法
身处在幼儿园的幼儿多半是3~6岁的幼儿,有的刚进这个集体,有的已经适应了这个学习环境,在这个幼儿园里是他们接受正式教育的一个场所。小班的幼儿刚脱离父母的呵护来到这个集体,有着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對这个陌生的环境产生抗拒,开展活动的时候常常是一个人,很少或极少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会造成性格上的孤僻。这样他们就找不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而中班则不同,他们已经适应这个环境,并不满足自己玩,而是开始找同伴,有强烈的参与游戏的愿望,但彼此之间没有很好的规则或者集体意识,个人化倾向严重,最后闹得不愉快,而大班的幼儿更喜欢与同伴玩,也跟教师融合在一起,有了教师的指引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对什么新鲜事物都想着去尝试。在活动过程中也较为融洽能够很好地相处。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每个阶段的幼儿各有不同。例如,可以对小班的幼儿进行团体游戏《找朋友》,这个游戏需要交流,加上教师的正确指引,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要表达的出来的意向向别人传达,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集体。中班的幼儿需要开展对抗赛的游戏一样,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商量对策的过程中,来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大班对知识或多或少地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或者一些数字游戏,不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运用,也为即将步入小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既注重了对不同阶段学生培养,也使得学生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阶段,为以后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各方面兴趣的需要
活泼开朗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富有有趣的图画也是吸引幼儿眼球的一种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进步,在对各阶段的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幼儿喜欢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可以进行谈话式的交流、还可以是微信、电话短信的交流。在开展活动的时候用相机很好地记录美妙的瞬间,利用多媒体对幼儿进行展示。例如,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搞笑画面;搜集一些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的图片或卡通;在里面插入《好朋友》等儿歌。这样,幼儿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对他们的记忆和思维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更好地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寻求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观察思考的能力,加快了思维的反应速度,在一个宽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育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教学者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文,李明.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新进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3).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