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娟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知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开发智能的目的。
关键词: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知识。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对英语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和具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也使评价更公正、全面和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为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努力、乐意地学习。正因为如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巧设导入,引君入瓮。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都是抱着极大兴趣,希望老师能带来些什么,而不是按老的模式按部就班地上课,一旦厌倦了老师的上课模式就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种种情况。而导入是课堂教学关键的一步,精彩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对导入内容产生好奇和新鲜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渴望新知识的愿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好的导入可以沟通连接新旧知识;可以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想知道,引发好奇心;还可以言简意赅,减少不必要的解释之功效。
(二)实物呈现,抓住眼球
直观教学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达到理解掌握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直观、形象演示,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三)游戏,竞赛,生生互动
高中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能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为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单词,开展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的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思考,拓展思维。
新课标指出:“提倡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提问思考,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思考回答的这段时间,另一种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作出反应前这段时间。据一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提问后等待学生作出回答这段时间平均不到1秒钟,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通常只等待1秒钟就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而且常常用一些非常简单的评语,如“很好”、“嗯,不错”等结束。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段时间,增加等待的时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兴趣才会乐意学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时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乐意学习它,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竞争意识,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开发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就有这个责任营造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小学英语教学,2003(1-12).
[4]陈奇,刘汝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4.7.
[5]A·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