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014-04-29 00:44:03陈青青
考试周刊 2014年101期
关键词:提高方法新课程改革

陈青青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处于教育战线的核心地位,传统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作者从道德修养、知识创新、思想变革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改的体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方法

安徽省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四年多的时间,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虽然仍有许多问题和困惑,但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降低。相反,这种教学形式的变化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

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一方面对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剖析,另一方面大量阅读与课改有关的书籍与报刊,深切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我谈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真实体会。

一、教师是学生人格的培育者

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身正为范”应摆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人的教育。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是非观、好恶心和道德感。否则,再渊博的知识,再超人的智慧,也不会造福于人类。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内化为师德,在课堂内外时时刻刻影响学生。小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大到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公德心,维护正义,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你的坏习惯、坏毛病会被学生效仿,也许又在一瞬间你的乐观、进取又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共鸣。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学生的人格不健全,不仅有害于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而且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道德退化、人情淡漠乃至自杀和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育学生完善的人格,善于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及时纠正缺点,适时扩大优点,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比如说班级中两个学生发生矛盾,吵嘴打架,教师不仅要化解矛盾,分清责任,还要通过这一突发事件及时教育全体学生,在发生冲突时,要克制自己,扼制冲动,理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者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作为“灵魂工程师”的作用更加凸显。当然,教师威信的确立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之外,还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引导,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家庭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在新世纪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二、教师是课程知识的创新者

或许你已经承认德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教师的天地毕竟是三尺讲台,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每个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

以历史学科为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既有能力的训练,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为本位,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程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课程结构分为三级制,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科课程又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即使是同一学科的必修课程,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如历史学科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这四个版本。

面对新的课程目标,面对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和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似乎有点应接不暇。传统的一种教材教到老,反反复复十几年的一劳永逸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了。这种变革无疑对教师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正因为有了这种挑战,才赋予教师更大的教育自主权,变传统的教书匠为真正的知识创新者。在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材,根据教学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我们还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生动活泼的校本课程,扩大学生视野。

以历史课为例,在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阶段,我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专题课《谍战—揭秘二战的胜利进程》。在高二年级的文科班,我又准备了地方课程——《太平天国之三河镇大捷》,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不能是批量化生产,而应该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应自觉成为课程知识的创新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三、教师是教育思想的变革者

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的,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新课程的推广者,教师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实质上,教师的观念能否改变,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要求,在很大意义上决定新课程改革的兴衰成败。

这样一种变革不可能瞬间发生,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培训就轻松实现。教育的改革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教师首先要有变革意识,主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不是被动跟随甚至抗拒新课改。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不求改变,不思突破。新课程改革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个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并对创新和探索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在学校和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流甚至成功的还可以推广。

其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传统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自身发展。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汲取教育的新方法、新观念和新思想。这种学习可以是专业的在职发展机会,也可以是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如听一节好课,读一本好书,甚至是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交流,等等。

再次,信息社会,不可忽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顺应这一要求,教师应树立开放意识,接受新鲜事物,努力提高自身计算机网络技能。善于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拓展教育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甚至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

作为肥西中学的历史教师,我除了密切关注新课程以外,还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新思想。如进行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每节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挤出大量时间博览教育教学文章杂志,并做读书笔记。还利用学校提供的搜狗平台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在教育写作中总结新课程经验,希望我的努力最终会取得丰硕成果。

在这里借用梁启超的话,“变亦变,不变亦变;先变则强,后变则亡”。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教师只有主动适应新课改的号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才能在这场变革中处于主动地位,成为一位真正幸福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万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提高方法新课程改革
简述电网功率因数的提高方法和意义
提高体育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0:56:24
论有效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打造快乐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应重视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29:18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