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丹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人力、物力投入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适当激疑是促进有效课堂的好办法。创设学习情境,有效下“疑”,激发学生“欲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为积极主动探求,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实现课堂师生知行同步高效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围绕设疑引兴趣、激疑促求知、质疑启探究以及解疑促深思四个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疑艺术,以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有效课堂;方法;设疑;质疑
课堂教学改革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有效和无效,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了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最大的课题。
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国内外教育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和思想资料,简而言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人力、物力投入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虽然不拘一格,但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是好的方法。从根本上讲,只有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素质,才是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效果。适当激疑就是促进有效课堂的好办法。《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十五六岁的中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问这一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有效下“疑”,激发学生“欲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为积极主动探求,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从而实现课堂师生知行同步高效发展。
课堂如何“下”疑?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谈几点看法。
一、设疑引兴趣
语文教材中存在抽象的说明文、理性的议论文。对这类文章,大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不仅如此,这也是教师备课中很难攻克的堡垒。如何提高此类文章的学习效率?关键是如何提起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人脑与电脑》是一篇介绍计算机历史的科技文,用语准确严谨,文章涉及专业术语较多,读来稍显枯燥。教学时可以从影片《终结者》剧情解说着手设计提问:《终结者》中在与人类争夺统治权的大战,机器人是否会胜利?学生会倍感兴趣,继而再作结合文本的提问:“电脑能否最终超越人脑?”这类问题切合中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想在文本学习中找到答案,这样就可顺利地进入文本内容教学的环节。
一部分教材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创设情境的设疑成了学生和教材的联结纽带,有利于学生走近文本、掌握文本知识。《想北平》一文,学生对当年的北平了解不多,设计问题时可从学生熟悉的北京着手:“说到北京,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的课堂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预设大部分学生会以风景美食为角度来回答问题,那么切入课题的问题就自然浮出来:“我们想的大都是风景名胜或美食一类的,《想北平》一文中,老舍想北平都想了些什么?”学生在对北京的思考中逐渐走近文本。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消除了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并可以自觉参与对文本的阅读和思考中去。
二、激疑促求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将他们引到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身心都充满快乐。”
多数学生谈“文言文”色变,对文言文学习持畏惧的心理。如果采用传统方法,教师串讲学生笔记,或学生自行疏通文意,效果均不够理想,如果教师在设疑上做文章,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韩愈的《师说》为例,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的不尊师好学的不良社会习气,假如教师按照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解读文本,很难收到成效;假如再想让学生感受韩愈“韩潮苏海”的气势,诚属难上加难了。教学时结合韩愈《师说》的写作背景,设计一个问题:“此文一出,士林哗然,韩愈由此赢得‘狂人之大名。请问,这篇文章为何会让‘士林哗然,韩愈‘狂体现在哪儿?请同学们找找韩愈的‘狂言狂语,并且说说你的依据。”在初步了解“狂”的寓意后,学生会惊讶于韩愈的“狂人”评价,也对问题中韩愈的“狂”产生了兴趣。学生会到文本中找寻相关的语句,并可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总结出“韩愈‘狂在,骂众人,骂孩子骂老师骂家长,还骂了地位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一个“骂”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由此不仅自行疏通了文意,还能感受“韩潮苏海”的气势,更领略了韩愈那正直无畏的英雄气概。正是这另类的提问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质疑启探究
杜威就“什么是思维”指出:思维是探究、调查、熟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现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疑问。他又提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
有效课堂不单靠教师的设疑,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能力。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其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就越有利于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是建立在对资料的思考上的。他们可在不断的质疑、不断思考中获取新知识。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异见解。
四、解疑促深思
对《石缝间的生命》的教学,可通过设计“石缝间的生命”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项填空,必须做到整体感知全文,在文中“无名的野草”、“蒲公英”和“参天的松柏”等语段中揣摩品味关键句,感受其生命力的“顽强”,以达成教学重点的突破,主题的升华。设计问题时,教师也可考虑一些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形象,却被安排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离去。学生读完小说后很可能只留下孔乙己的喜剧形象,而忽略了塑造人物形象对小说主题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孔乙己,我你!”学生根据小说的内容以及小说的写作背景理解在空白处填写对人物的态度或看法。在态度观点上分析孔乙己这个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迂腐的形象,最终明确作者对孔乙己批判又同情的态度,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课堂设疑要讲求难易适中。适当难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做出正确的解答时,其学习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强,对学习的兴致也会随之提高。课堂教学中可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能反映文本主题的主问题,学生可能一时半会不能解答,教师可用阶段性小问题作导引,帮助学生达成对主问题的理解。
语文课堂中,教师精心的设疑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激起朵朵思维的浪花。如果把课堂比作一池清水,教师设疑就是那一块“激起千层浪花”的小石头;如果把课堂比作一艘船,学生的善于质疑就是那撑起的船帆。只有我们努力实践,认真探讨,把握好课堂激疑艺术,才能使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2]王荣生郑桂华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第一辑)[M]上海教育出版社
[3]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4
[4]王朋恰当激疑,创建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语文2010.07?
[5]王俊华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科教创新2010.7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乐清虹桥职业技术学校32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