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小娟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73-01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为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而展开教学的,它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谈一些浅见:
一、生活为本入手,课前查阅资料很关键
学生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针对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准备。
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探究时,教学时两个班进行了同样的教学设计,但是由于一班的孩子没有准备充足的关于秋天的材料,于是课堂上显得很空洞,整个课堂仅靠我的引导显得很单调,很被动。教学效果不好;而二班的孩子在课前搜集到了许多素材,有的带来了秋天的资料,有的带来了图片,有许多老师都没有准备到的东西,这些“小家伙”们却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这节课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也感受到课前探究关系到整堂课活动的开展,要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值得提醒的是,课前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发的“生成”,教师应当给与充分地指导。教会他们怎样去搜集资料,教会他们课前该去做什么。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们高效地进行活动,课堂也会更好的让学生把握。
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更助于学生的学习
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中需要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知识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我们应该在活动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来认识世界,在体验中提升道德水平。要使活动收到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活动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平时教师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听低年级王老师《困难面前我不怕》这课时,活动开展的很好。低年级的小朋友,通过小故事来引出教学,在确定困难时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战胜困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再一次地让孩子们对自己面对的困难进行修改,活动中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2)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只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是老师必须认识到的。例如在《美丽的春天》这课时,先利用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日历引导学生找到“立春”,进而带领学生走进“春姑娘”的世界,说说自己生活中在哪里找到了“春姑娘”,这节课的最后,老师也设计了一个“争当环保小能手”的活动,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生活中是怎么爱护环境的。孩子们各个畅所欲言,非常地高兴。这样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孩子们接受都非常自然!
(3)提供足够时间,使教学活动“高效”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节气、环境和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所以,我们要灵活安排活动计划,对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
课后实践活动更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毕竟学生每天的大多时间还是家庭和社会上度过的。家校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础,又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例如二年级下册《我的暑假计划》一课的教学活动进入到尾声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记录每天生活学习情况的表格,新学期开学时评选出“暑假生活小明星”,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过上愉快、积极的生活。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