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娟
摘要: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张扬放飞学生的个性”的教育理念。这是对历史、现实和将来做深刻思考的结果。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直观的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对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之一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疑;质疑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世界著名教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关心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今天的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终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学应在这一前提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踏实认真地课堂教学,对于语文学习,我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和见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尽快达到展“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的自学水平。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地舵手。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起义的意识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开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要使学生有疑,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而原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通过下列途径可鼓励学生起疑;
1.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砍伤,丧失了创造力。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也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歡迎发表与教师不同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他的这种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的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的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示范张贴。皮格马力翁效应告诉我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学生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2.名言、名人事例激励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
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之一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中,我在学生搜集有关质疑的事例以及相关名言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流课......
一位大胆的同学先说;“如果没有达尔文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
我笑着赞许;“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
又有位同学发言;“孔子说;多闻阙疑,多闻阙始。主张广闻质疑。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像是受到了鼓励,同学更踊跃的举手。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这里方是长。”
“还有还有,”有的同学甚至抢着补充,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大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默生也说过;“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在交流中,同学们还知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通过交流,学生充分认识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它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疑才能使人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学生起疑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三千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有的还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什么疑难。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那么从何发疑?
1.找寻关键词发问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
何谓关键词?学生茫然不知。教师可从回忆复习旧知识入手。以旧代新,联系已经学过的确定的朗读重音、圈画等知识,让学生明确词、句质疑的步骤。
第一步;糖度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沥青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确定关键词句。
关键的词语指;记叙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这些词语是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
关键的句子指:
①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
②含意隽永深邃,蕴含哲理的句子(推动情节的关键句及内容结构照应的关系句)。
③表达生动、具体的句子(一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④最能突出中心的句子,说明文中最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及运用表较好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明确了这些,关键的词句也就找到了。
第三步;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质疑,可从下列几个角度着手进行;
①所圈的詞(根据课文具体写出这个词)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他有何表达作用?
②加点的词能否用其他的词代替或能否删去,为什么?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画线的句子与文中哪一句相照应?
④画线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如何?是否矛盾?次序可否调换?
以上这些是一般的问法,有时还可根据具体的课文把问题提得明白些。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关键词句可作这样的质疑;文中这些词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与中心有什么关系?……
此法一试,果然有效。
对一些耐人寻味的句子,学生总能提出质疑。《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中,介绍梁启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时写到: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经过思考,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显宦、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梁的演讲让听者深受感动?并且让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梁启超先生的风采神韵,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