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应与德育相交联

2014-04-29 12:25:40王建国
中国文艺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

王建国

【摘 要】教育是从古至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和未来的发展,我国孕育了五千多的历史文化,虽然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在岁月的长河中流失了,但是,剩下的却是精髓,也需要作为后辈的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音乐了。其中初中是义务教育的过渡期,所以初中音乐教育也是尤为重要的,而研究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德育教育;研究和探讨

一、引言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的诞生给予人美的感受和情操的陶冶,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德育教育方式,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所以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将会让德育教育通过音乐教学这一媒介通过思想感染顺利地传达给学生,让保证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发展,也是优秀人才孕育的主要途径。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初中音乐教育应与德育相交联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密切联系

音乐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感性决定它们作为一个思想感染的过程,而德育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由于德育教育是抽象的手段,需要一个同样以思想教育为目标的实际教育途径作为载体,即音乐教育。其中在《新课程标准解读》曾经提出,“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所以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其教育的最终目是为了促进人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形成,两种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也是相辅相成的。

三、目前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1.音乐教育片面,德育意识淡薄。虽然在新的可改造下,很多中学意识到音乐教育离不开德育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中学的音乐教育效果不大,并且在教育方向上依然存在很大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应试教育给许多中学教师造成思维定势,再加上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教师们觉得音乐教育无关紧要,无需改革;另一方面,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不平衡,只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知识的培养和掌握,却并不重视音乐本身的德育性,教育方向偏重理性,而缺乏感性,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和思想情怀,并且在音乐学习中缺乏灵性和创造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矛盾心理。目前几乎大部分初中音乐课都成为了音乐大师们的作品展示会,学生在音乐学习出现审美疲劳和片面化[1]。

2.学生音乐素养较低,音乐教育过度娱乐化。虽然在这个时代下,几乎人人都懂音乐。但是很多学生只是单纯了解音乐,听过音乐,而并未对音乐表达的情怀和思想进行深刻理解,这也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学生音乐素养较差的表现,而且他们几乎都不具备音乐鉴赏能力,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普遍以教师唱歌,学生听歌为主要教学流程,过于娱乐性而缺乏一定的理论性,虽然感性的事物能让学生更快接受,但是,过度的娱乐化将会让教学偏离原有的方向,从而导致学生音乐学习进入盲区,即便对音乐有所了解,也是片面且局限的,无法从音乐的本质去理解其中的魅力,从而感受音乐中的思想。

四、将德育融入到初中音乐教育的方法

1.引导教学融入德育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第二监护人,不但担当着看护学生教育学生的工作,同时也是学生参考和学习的榜样,这段时期也是学生人格和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再加上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比较强,对于是非对错并没有完整的认识。人的思维方向是主觀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想法,“老师都那么做,为什么我就不能那么做?”这是一种参考思想,因为教师时刻在监督和教育学生,所以学生潜意识已经将教师看作参考对象。因而广大教师需要保证言传身教的准确性,即通过富有魅力的歌唱,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以及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感染和学习,这也是在音乐教学引导中融入了德育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歌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由于音乐课是一门感性课程科目,教育课程以思想感染为主,那么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教材进行课外关联和扩展,同时能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相似背景的音乐中体会到其相同或者相似的思想寓意。例如: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可以深刻体会到蕴含在曲子中的宏伟和雄壮,但是由于缺乏阅历,他们很难感受到歌曲中当前时代下的背景和国家兴亡的危急;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教材扩展,即让学生学习一些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当代经典歌曲,让学生通过与这些歌曲中的思想共同,以达到完整体悟到其中的伟大情怀和高尚思想;即例如侯德健的那首作品《龙的传人》,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以及深刻感染的旋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肩上所负担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得到思想的体会和升华,达到音乐歌曲教学与德育教学结合的目的[2]。

3.欣赏教学融入德育教育。音乐鉴赏是学生音乐通过学习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对音乐的真正认知和尊敬,即通过聆听歌词,感受旋律和节奏进行丰富的联想的过程,而欣赏教学一直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环节,而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鉴赏和审美体验,教师要在欣赏教学前要对歌曲本身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的思想进行描述,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歌词,以达到初步引导的目的。例如:在这首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欣赏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和准备有关汶川地震、南方雪灾中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多媒体深刻展示那些奋战在一线的解放军官兵以及无名英雄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奉献精神的无私和伟大,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4.课余实践融入德育教育。现代音乐教育模式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课堂说唱亦或者是理论的“照本宣科”,目前很多地区中学的音乐教育已经与校园文化、社会活动等完整的联系起来,而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需要将德育教育根据具体的课余音乐实践活动情况进行完美的融合,例如:一是在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合唱团中,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团队学生在课余或者节日进行的演唱活动,即通过地区文化俱乐部,在“十一国庆节”进行爱国歌词合唱表演,既锻炼学生的团结能力,又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二是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开展“当地敬老院的老人送温暖”活动,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帮助敬老院的老人打扫卫生,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给老人们带来音乐方面的才艺表演,发挥学生自身的音乐特长;三是在学校组织的校园音乐比赛,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擅长的歌曲进行收集、排列以及延长,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歌曲的体悟和演唱风格,展示出自身的积极风尚,保证德育教育充分融入到音乐课余实践活动中[3]。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单一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能力水平,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和职业责任素质。目前我的义务教育重点已经渐渐从有能力教育转变为“智育德育”全面教育,而作为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音乐教育需要有更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也是广大初中音乐教师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庄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
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58:27
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几点心得
国学浸染下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33:07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8:43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