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耀松
走过三月的春,绿洒满地;闻过三月的雨,芳草萋萋;听过三月的风,温柔可人;品过三月的景,杨花柳絮。
三月,这个充满朝气、充满劲头的季节,大地复苏、万物萌芽。清晨的阳光来得越来越早,午后的直射也更加的炙热,傍晚的夕阳也多了些许的温存与留恋。在这个充斥着浓烈的昂扬气息的季节,在这个朝气满怀的蓬勃年代,我们是否改冥思以下自己,这个本应去昂扬斗志、激励年华的岁月,你是否秉承了你以往最执着的信念?是否坚守了你一直以来的梦想?
我依稀记得,高三那些夜夜苦读的日子,依稀记得那些摸爬滚打的岁月,记得那一摞摞厚厚的卷子,和那永远都没有终点的考试。可是,我又总是不禁缅怀那些劳累却又充实的过往。大学的生活,自由却又有些散漫。我们总是把最好的时光放在了游戏与娱乐上,我们总是期望被丰富的生活所充斥,却未曾想过乱花渐欲中迷了双眼,醉眼迷离后毁掉了自己的信念。我们总是不停地在心间填满美好的期许和憧憬,但又有多少个明媚的清晨被我们的种种懒惰所淹没?又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沉浸在游戏和娱乐的世界不能自拔?又有多少人能将每天最蓬勃的朝气用来朗诵我们的英语?又有多少人又明确的时间规划和未来计划?
大学是培育文化价值和践行文化理念的“保育室”。大学生作为现代文明价值的代表,他代表着开放包容、文明和谐、自由平等、诚信友善,他的社会行为彰显着当下社会文明发展的取向。在这个“保育室”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价值和理念对大学生的影响,并能够通过在发掘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优秀品质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理念体系融入到教与学、学与用、用与评的过程中,使理念体系变得不再抽象和遥远,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的心理,正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校园,让每个人都能够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空气,让每个的身心都变得更加的健康。
大学校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应该让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成为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让它成为统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思想,让它成为统领大学生行为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理念渗透到所有校园活动内容、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它无处不在。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在校园活动中积极展现自己的精神文明气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气质和品质转化到自己的言行中,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变得更加具有社会魅力。通过提升核心价值观给自己塑造的社会魅力,让自己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光源”,在照亮自己的过程中也能够照亮别人。
还记得那醒目的两条哈佛校训吗?——“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我依稀记得有位长着讲的那个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故事,他说人与人的区别或许就在于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你可以用来打牌,也可以用来跟朋友消遣,当然你也能用它来提升自己的專业素养,这看似没什么区别,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或许就是天壤之别。
我记得史蒂芬·洁·古尔德的那句话“人生不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经历的,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直到我即将与它告别”。我记得马云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但后天很美好,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我还记得约翰·肖尔斯的那句话“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
我在想,在大学生涯结束之后我会是什么样子,会在什么样的单位工作,会买什么层次的车,在几年之内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在几年之内能有成就,又能在几年之内可以步入中产阶级。然后,我努力地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努力利用课余的每一个时间段去认真接触每一个人,努力地奔跑于学校的各种活动和任务。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脑子不够用、心不够用。
这是我的生活,没有多少斑斓的色彩。我吃不起三四百块钱的一顿西餐,我用不起高档护肤品和奢侈品,我没有车接车送,我刷不起各种高档的会员卡,我没有爱马仕、没有香奈儿、没有iphone。可我觉得这是我的生活。就像春日里的一片绿叶,我已然拥有了最令我骄傲无比的绿色,其他一切花哨的色彩还有那么重要么?我有最爱我的父母的呵护,有最懂我的朋友的陪伴,在未来奋斗的这条路上,我不孤单。
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吃这个年纪该吃的苦,享这个年纪该享的福。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生活的很好,就像现在一样好。
我们要慢慢的走过这段属于自己的磨练的时光,然后一个人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生存,再学会生活。
学着奋斗,学着经营,学着理性。然后在拼搏中充实,在努力中淡然。
未来需要奋斗,愿我们越来越好。(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