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4-04-29 12:05吴倩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阿Q正传译者主体性英译本

【摘要】译者主体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三原则”作为切入口,以《阿Q正传》两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剖析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三原则 《阿Q正传》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26-02

1.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关注,其中尤以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inet) 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i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为代表。从此,译学研究经历了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

2.阐释学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西方阐释学从其内在本质和价值取向看,可以简要分为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传统阐释学以施莱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mermacher, 1768-1834) 的浪漫主义理论和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 的历史理性批判理论为代表,现代阐释学则以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和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 1900-2002) 的阐释本体论为核心。前者的学说渗透着明显的客观主义精神,坚持“客体中心论“或“文本中心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研究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次提升到本体论层面,即由精神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一种哲学理论。提出了哲学阐释学的三大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

2.1 理解的历史性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读者或接受者)还是客体(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局限性。特定条件下,不仅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和鉴赏会有很大差异,由于自身在文化修养、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

2.2 视域融合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伽达默尔在理解的历史性基础上又提出了“视域融合”的概念。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Gadamer,1999:220)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即理解者的视域和文本的视域。伽达默尔主张,应将两种视域交融在一起,达到“视域融合”。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視域融合是‘对话的充分实现,在对话中表现出的东西,不仅是属于解释者的,也不仅是属于被解释对象的,而是一种共有。”(张德让, 2001: 24)。

2.3 效果历史与译者主体性

伽达默尔认为,历史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主体的给定物,而是一个主体置身于其中的、构成主体存在并且仅因与主体共在而形成意义的时间性的情境(贺鸿莉、谢彩虹,2011: 145)。文本的意义产生于与译者的历史关系中,不同时代的译者,会将自己独特的理解带入翻译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体现。

3.《阿Q正传》两英译本比较研究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以赤贫农民阿Q的遭遇为主线,批判了以“精神胜利法”为代表的国民劣根性,体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如今,“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的骄傲,更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的经典形象。多位译者对其进行过翻译和解读,其中较为成功的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Willian A. Lyell 的译作。三者分别受中西文化浸染,其“视域”不同,故而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式不同,译文的风格和效果也不同。

Example 1:这是未庄赛神的晚上。

Yangs version: This was the evening of the Festival of the Gods in Weizhuang. (Yang:1999:94).

Lyels version: It was on a night when Weizhuang was holding a festival of Thanksgiving to the Gods. (Lyell:1990:113).

“赛神”是中国绍兴地区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观念代代相传。而杨氏夫妇早年留学海外,在对“赛神”的处理上,摒弃了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土地公”形象,而代之以西方读者更为熟悉的“God”,以便译文能在目的语言环境下得到更好的传播。在此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操控性体现无疑。与之相对,身为美国人的Lyell受其历史背景、人文知识、宗教意识的影响,将西方读者普遍感到陌生的“赛神”处理为 “Thanksgiving day”, 省略了原文中所富含的中国文化信息,拉近了目的语读者与原文本的距离,体现了译者灵活操控的翻译态度。

Example 2: 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Yangs version: and the valuable Xuande censer before the shrine of Guanyin, the goddess of mercy, had also disappeared.(ibad:164).

Note: Highly decorative bronze censers were made during the reign Xuande(1624-35)of the Ming Dynasty.

Lyells version: She also discovered that an extremely valuable antique censer that stood before the status of the Bodhisattva Guanyin was nowhere to be seen. (ibad:154).

Note: The Goddess of Mercy, better known to western readers by her Japanese name: Kannon.

在本句中,出现了文化色彩浓厚的“宣德炉”与“观音娘娘”,在对这两个词的处理上,杨氏夫妇的译文中,“the shrine of Guanyin”忠实于源文本,且成功地保留了原文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反观Lyell, 出于自身的生活背景,用注释的方式使其意义更明确、更清晰、也更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在对“宣德炉”进行翻译时,杨氏夫妇采用音译的方法保留了源文本中的文化意象,准确传达了文本的原意。Lyell似乎用寻求释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传达出了原意。

4.结语

本文将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作为理论武器,对《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及其它主体意识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由此而导致的不同翻译效果,以及译者主体性和操控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2]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吴倩(1985-),女,汉族,新疆伊宁人,研究生,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阿Q正传译者主体性英译本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阿Q正传》中阿Q形象赏析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从文化因素的翻译赏析《阿Q正传》两个法语版本的翻译
浅谈鲁迅《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