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针对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其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指出了规避翻译中语用失误的策略及方法并探讨了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 语用失误 规避策略
【基金项目】该研究为2012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L12DYY025 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02-02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也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它涉及到源发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际交流。语用学和翻译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所涉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 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 以及语用失误问题很有意义。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或冲突,并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enny Thomas(1983)在《跨文化语用失误》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的概念和定义,并把其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所说的目的语不符合以该目的语为母语者的语言习惯,错误地把某一表达套用到目的语中;“社交语用失误”指因为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导致失误,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语域和话语熟悉程度有关。
可以这样理解,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违反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误用原语的表达方式,或将原语习惯表达套入目的语而造成的语用失误。翻译中的社交语用失误是因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不了解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失误。
二、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的表现形式
1.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
译者的表达不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错误使用了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或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而套用了母语的思维去生成话语而产生失误。
例1:
Sleeping late on weekends can also disrupt your circadian rhythm.
周末迟睡也会打乱人体的日夜周期。(误译)
周末睡懒觉也会打乱人体的日夜周期。(正确)
此句 sleeping late误译为“迟睡”即“睡得晚”,“晚睡”,实际上它表示“起得晚”或“睡懒觉”。
例2:
南方出产大米。
The south grows rice.(误译)
Rice is grown in the south.(正确)
此例中尽管汉语是主动语态,但“南方”并非动作的执行者,用其作主语按主动结构译成的句子,套用了汉语句子习惯。英语句子对动作的主动与被动有着清楚的区分,而汉语在某些情况下则不区分,习惯上以主动语态表达。这种译法就违反了英语的习惯,导致句型单一、刻板、生硬。
2.翻译中的社交语用失误
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因素制约着语言的使用,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对交际很大的影响。英汉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在交际中获得不确切地、甚至是错误的信息。
例:
那时他是地主家的走狗。
He was a running dog of the landlord then.(誤译)
He was a lackey of the landlord then.(正确)
在翻译时,只注重字面上的对等而忽视了汉英文化上的差异而没能进行相应的转换。西方人认为狗是“忠实”的象征,因而英语中带“狗”的词语多含褒义。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词语多含贬义。“走狗”是形容、斥骂敌人、坏人的,而“running dog”在英美人眼里是好家犬。其实,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的“走狗”一词的真正对等英语词应是lackey。
三、翻译中语用失误的规避策略
1.直译加注
汉语中的很多文化负载词汇是汉语言所特有的,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这些词汇如果直译成英语,英语受众未必理解,但为了保持原作的风格、色彩,有时需采用直译法;而对仅凭直译不能正确表达原文语用意义的词语,可采用加注补义的方法。
例:
But I am short-tempered, frazzled from all responsibilities. I am the “sandwich generation” caught between kids and parents.
但我脾气不好,都是这些事给烦的。我是个夹在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三明治人”(“三明治人”指既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父母的人)。
2.释义
释义着眼于解释背景、介绍习俗及阐释典故, 它不是逐字逐句译原文, 而是一种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意义的手段, 用译语词语和文化真实地再现原语信息。
例1:
The young girl thumbed her way to the passing car.
那年轻的姑娘向过往汽车竖起的拇指表示要搭便车。
thumbed her way为英语手势语,意为“ 竖起拇指的动作表示要打便车”,在汉语中没有这一手势语,所以这里采取释义法进行翻译。
例2:
Its not easy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at club—They want people who have a plenty of money to spend, not just every Tom, Dick and Harry.
要参加那个俱乐部并非易事—他们要吸收手头阔绰的人而不是普通百姓(Tom, Dick and Harry是英美常见的人名,这里泛指任何人,相当于汉语的“张三,李四“王五”, 所以不直译为“汤姆、迪克、哈里”)。
3.增译法
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译文在句法和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的习惯并使译文在文化背景和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以达到译文在内容、形式及精神方面对等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语用失误。
例:
Tom Canty, born in rags and dirt and misery, what sight is this!
(Mark Twin: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译文1:汤姆·康第,生在破烂、肮脏和苦难中,现在这番景象却是多么显赫啊!译文2:汤姆·康第原来生在可怜巴巴的人家,穿的破破烂烂、邋里邋遢,现在换了这身装束,啊,是何等的气派!
译文2的表达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4.归化法
要求译者向读者靠拢,使原文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使译文通顺易懂,能为读者所接受。
例:
她认为离开了办公大楼,离开了政工部门,就是离开了政治,就听不到那些闲言碎语,谁知是离开了咸菜缸又跳进了萝卜窖。(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这里的“咸菜缸”和“萝卜窖”都是中国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其语用含义或意图跟这两个形象基本上没有什么關系,在译文中加上这两个形象表达可能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甚至导致误解,导致原文没有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省去原文形象,只传达原文的含义“越来越糟”(from bad to worse)。
为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在翻译实践中,首先应当有本国和英语国家两国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培养和加强我们的语用意识及跨文化意识,对英语及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能够敏锐地识别、科学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处理,同时还要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防止和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应用[J].现代外语,2001(3).
[3]孙丽元.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语用翻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1) .
作者简介:
张晓红(1965年-),女,辽宁沈阳人,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