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叶丹
摘要:如何提高教师对语文知识特别是对文本把握能力的提升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定的思维素养。培养一定的思维素养,才能让语文教师不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让语文教师的路走得更远。
关键词:语文教师;思维素养;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10-1
一、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
教师的人格品位,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思维品质上。思维是人的特质,更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师从事的是母语教学,母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语文文本,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精彩纷呈的表达形式,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思维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人云亦云,成为教参的传声筒。只要依循基本的教学原则,依循大纲教材,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的思维,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科研项目的选择。因此,教师的思维品质首先是独立的人格。没有“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很难有积极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要热爱真理,坚持真理,也要勇于承认错误,修正错误。
二、语文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联想的习惯。联想是思维活跃的标志,或者说思维在联想中处于活跃的状态。联想可以使我们的思维产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飞跃。没有联想,便没有真正的思维。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联想的习惯,高中语文教师更是如此。联想可以使你的教学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联想可以使你旁征博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联想还可以使你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问题等等。例如,本期高二年级的研究课《琵琶行》,无论是教学还是讨论,都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取得了积极的思维成果。一些老师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对教材的理解发言,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
2.质疑的习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胡适主张“学须有疑”,要学会“于无疑处生疑”,这是至理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这“留心”就要思考,就要质疑。有良好思维习惯的人,看一部电影,读一篇文章,接触某一问题、参与某一项活动……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也都会有自己的质疑。例如,看电影《白鹿原》,你会思考影片中有没有一个清醒的人物,这个人物是谁?看《乡村爱情》,你会想,影片中的姐夫,也就是皮校长是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校长?某一项科研项目,它有什么意义?等等。在教学中尤其应该如此。优秀的教师不是能够根据教参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而是能够发现教材、学生的问题,并遵循教学规律加以解决的教师。例如,对于“创新”这一热点,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到底是传承人类文明,还是创造人类文明?”
因此,思维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思维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在思维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很累,很辛苦,然而这苦中却蕴含着无穷的乐趣。
三、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1.探究的能力。有人说,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擅长直觉思维、感性思维。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它符合中华文化史。探究是依循一定的逻辑将问题深化、解决的研究过程。找到问题只是思维的第一步,探究才能使思维有更为积极的意义。而探究方法的合理自觉的运用,则是具有较高思维能力的标志。探究的方法包括:求证法、求同法、求异法、排除法、类比法、联想法、假设法、引申法等等,这里不多讲。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教育是传承文明还是创造文明”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求证法和联想法来加以探究。毫无疑问,教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创造文明的责任不是基础教育所能负载的,它应该是科研、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基础教育的主要责任是让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的文明,从而为日后的生产、生活、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教育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厚实、牢固的基础之上。没有基础,不可能有真正的能力。
2.反思的能力。反思是对过去的定论进行再认识,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反思不一定要推翻过去的学说或理论,就个人而言,反思的结果常常是认同,但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认同,是对定论的内化。语文教师,千万不要鹦鹉学舌,一定要把纸上的东西转变为自己心中的东西,自如地加以运用。即使是最经典的理论,也存在着反思的必要。例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有脱离实际的地方,它规定语法、修辞只学不考。这一规定明显脱离中国教育的实际,“不考”不等于不教,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老师不会不懂,但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不考”对老师来说,就意味着“不教”,对学生来讲,就意味着“不学”。这就为高中教学带来了困难。
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个性化的。具有个人的风格,个人的魅力。而这种风格,这种魅力常常来源于反思的精神。反思不一定都要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成就,甚至于也不一定都要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但至少应当力求对问题有独到的感悟和体会,要切中肯綮,要力求提炼出“人人心中所有,而口中所无”的东西。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辩证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