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秀
【摘 要】多元解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多元解读的视角从其思想主题,人物形象,与原本对比等三个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窦娥冤》戏曲文本进行探讨,旨在为此文本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多元解读 高中语文 窦娥冤 教学策略
纵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其所收录的戏曲文本十分有限,关汉卿的《窦娥冤》收录于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是为数不多的戏曲选文。《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中一出优秀的元杂剧,也是一出被王国维先生评价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伟大悲剧。本文将从多元解读的视角谈谈《窦娥冤》的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主题思想多层解
对于《窦娥冤》的思想主题,主流观点认为“(窦娥)含冤被斩,是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各种流氓犯罪行径,尤其是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控诉”[1],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嘴脸,是对腐败残酷,惨无人道的元代吏治的强烈批判。然而,教师授予学生主流观点后应引导其从其他角度对本文的思想主题进行解读。
从女性地位的角度看,作品沉痛悲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现实处境。作者通过叙写在公堂前,贪污腐败的判官无视窦娥的伸屈诉冤,施之以严刑,“捱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2],尽管窦娥苦苦喊冤“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3],但最终还是被处死的故事场景,真真切切地向世人展现了以窦娥为代表的广大妇女的悲惨遭遇,揭示元代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下,任人摆布,毫无尊严自由可言的现实处境。同时,作品竭力宣扬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诚然,从前三折看来窦娥、蔡婆婆等善良人物的代表,她们的生活一波三折。窦娥与丈夫圆房不到两年便成了寡妇,饱受孤寂之苦,而后又被张驴儿污蔑陷害,最终含冤而死;蔡婆婆虽然幸运地逃过一次次劫难,但到最后却举目无亲,孤寡终老。即便是窦娥之父窦天章,也曾经为了筹钱考科举,无奈将年仅七岁的女儿卖给蔡婆婆,受尽骨肉分离之痛。反之,在窦娥被处死后,桃杌、张驴儿、赛卢医等十恶不赦的坏人却逍遥法外,桃杌依旧稳坐官位,屡屡升迁;张驴儿仍过着泼皮无赖,偷鸡摸狗的日子;赛卢医则早早地出逃至城外,以卖老鼠药过活。似乎好人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坏人也并未得到应有的报应。
然而,当窦娥许下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言的应验,预示着罪恶之人定会且正在遭受上天给予的惩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正在作品中暗自突显。由此,在课本未选录的第四折中作者极力叙写“三桩誓言”的应验,并将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在作品尾声做了详细的交代,旨在告诉世人惩恶扬善是社会应有之义,也是上天之理。
二、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多面观
对于《窦娥冤》戏曲文本的多元解读体现在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剖析中。
首先,是对窦娥烈女形象的剖析。无可置否,在这个被黑暗笼罩的时代,窦娥这种抗争精神正是作者关汉卿所极力赞扬与讴歌的宝贵品质,并贯穿全剧始终。然而,在贊扬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反思,窦娥的所作所为是否为真正的抗争?
可以看到,贤良的窦娥因招接脚丈夫一事与蔡婆婆发生争执;当蔡婆婆为保全性命劝其再嫁,窦娥誓死不从……坚贞,孝顺,善良是窦娥的宝贵品质,但“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已在其脑海里根深蒂固,封建礼教束缚着窦娥,并主导着其行为。
其次,是对桃杌、张驴儿,赛卢医等反面人物形象的剖析。如果说,赛卢医、张驴儿与推助了此悲剧的产生,那么以楚州太守桃杌为代表的封建社会黑暗势力,是造成此悲剧的最大元凶。因而桃杌这个形象,是教学中分析的重点。
其一,“桃杌”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凶狠,罪恶之意。“《幼学琼林》卷四《鸟兽》中‘人之狠恶,同于祷杌这条资料对于破解关汉卿对这个官员命名‘桃杌之谜,可谓深中肯綮”[4]。起初,窦娥坚决与张驴儿对簿公堂,她相信官府“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肝胆虚实”[5],殊不知,楚州太守桃杌并非清明之吏,且常搜刮抢夺,谋财不仁。正如作品中《一煞》一曲所写“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6],《收江南》一曲中的“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7]。
其二,有论者认为,“桃杌在剧中并非仅仅是一般地方官员的代表,其中还蕴涵着关汉卿强烈的民族感情”[8]。元代作为一个蒙古族入主中国的政权,首先在重华夷之辨的传统士人的观念中就是不可接受。何况蒙古族的统治者曾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分全国人民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实行等级管理和民族压迫制度。关汉卿自然会对这个吏治黑暗腐败、社会和妇女贞节观念淡薄、读书人进退维谷的蒙元统治的社会大加鞭笞。
其三,“桃杌”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他代表着当时众多如“桃杌”一样的贪赃枉法的官吏,是对蒙元统治时期黑暗吏治的真实再现。窦娥不但外貌美丽,更具美好的心灵。守节、尽孝、温顺、善良、与世无争,为了不让婆婆遭受毒打屈招杀人的罪名,毫无怨言。窦娥自觉地维护那个社会的一切规范和要求,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一个符合当时社会标准的“模范公民”,但是窦娥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肯定,受到表彰,反遭如此摧残,黑暗腐朽的统治由此显现。
三、对比原本,删减之处多元谈
人教版《窦娥冤》选取了楔子和前三折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第四折则被删去。由此,教师可带领学生讨论第四折删去是否合理。
诚然从戏曲本身的角度出发,第四折可有可无。无论第四折是否存在,《窦娥冤》都能构成一出完美的整一的戏剧。无论是大团圆告终还是悲剧收束,《窦娥冤》均能使观众悲则泣不成声,喜则满心释然。而从悲剧的角度出发,第四折略显多余,大团圆结局削弱此剧悲剧美的同时,其故事深刻性也由此降低。倘若该剧至第三折戛然而止,势必予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人回味无穷。
但本文更愿意从时代特征、正义主题的角度看待第四折,其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窦娥是不幸的,在冷酷暴虐的封建官僚阶级的统治下度日如年,受尽欺凌,含冤死去;然而,第四折告诉世人,窦娥也是幸运的,她的三个誓愿应验了,父亲窦天章最终为其正名。虽然在这较为圆满的背后,仍有翻不完的冤案封尘于仓,数不尽的百姓无辜屈死,但关汉卿之所以将所有人物的结局向世人交代,正是为了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昭示着邪恶之魔永远是正义之神的手下败将,鼓舞着后世封建统治下的老百姓继续与恶势力抗争到底。它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反映当时人们的心理,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彰显着底层百姓无尽的人文关怀。
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意识,是人文意蕴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这也常是人们勉励自己在苦难中坚持不放弃的一种信条,加之在众多人的眼中,窦娥的处境正是自己本身的处境,关汉卿以他悲悯的情怀和无限的情思,给窦娥一点公道,给读者一份心理宽慰[9]。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標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高小慧.《窦娥冤》之“桃杌”新解[J].语文学习.2010(1)
[5] 胡俊国.以《窦娥冤》为例谈戏曲文本教学[J].语文建设.2013(3)
[6] 焦永丽.浅谈《窦娥冤》中的浪漫主义蕴含的终极关怀[J].剑南文学.2011(8)
[7] 张志琦.从《窦娥冤》的浪漫结局谈起[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
[8] 张默瀚.绝望的毁灭——从关汉卿创作心态看《窦娥冤》的悲剧指向[J].艺术百家.2004(2)
引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 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
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
引自高小慧.《窦娥冤》之“桃杌”新解[J].语文学习.2010(1):9
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
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
引自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4
引自高小慧.《窦娥冤》之“桃杌”新解[J].语文学习.20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