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美术教育的一点体会

2014-04-29 21:08李竑镔
大观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美术教育学前教育

李竑镔

摘要:幼师是幼儿学前教育的启蒙老师,幼儿学前教育是极其特殊的教育,是幼儿第一次进入到社会群体的行为认知。幼儿在群体认知行为的学习中,绘画是幼儿最直接的认知行为,以绘画为主要形式的美术教育故而成为幼儿最初的学习活动。通过借助美术这一载体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这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之所在。因此,幼儿的成长发育与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进而突显出幼师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缺性。所以,幼师美术教育的现状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育;学生素质;教学模式

本人从事学前美术教育多年,在最初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我注重对幼师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更致力于发掘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潜在的专业审美素养,将幼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在触及并深入到幼师教育这门庞大的学科体系之后所遇到的诸多存在于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师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教与学的过程。培养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使其接受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及职业素养全面和谐开拓的综合教育。纵观当下的幼师美术教育,这种综合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却存在着颇多现实阻碍,这种行为阻碍了学前美术教学的发展,进而扩展到对幼师美术教育质量的影响。通过长期观察和深入剖析之后,我发现其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学前美术教育现状

幼师生源大部分来自中学,具我所知,高中学生由于文化课繁重,基本都无暇顾及美术课这种对升学没有多大帮助的课程。现实中,很多学校美术课仅仅只在小学开设,初中应付,高中砍掉;学校对美术教育抱以无关紧要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缺乏引导,偏注于文化课的态度让学生忽视了美术的必要性。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促使学生学的马虎,老师教的“轻松”。多数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了解甚至只达到小学的水准,美术教育一度流于形式。学生的美术知识极度匮乏,而初中阶段的美术基础教育得不到保障,使得后来更为深入地观察力、创造力、空间想象力等审美意识的后续培养无法开展。所以,美术教育的内在意义在此刻看来更是无重谈起。在这种模式下毕业,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必然会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其中一些学生由于在前期教育中对美术的认知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基础能力薄弱,在学习中会产生种种消极现象。这种在中学阶段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心理,且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标又不明确,种种来自于“自身认识”的负面因素使得本来根基就不牢靠的美术课程又一次沦落成为可学可不学的“副业”。而学生在学习中把钢琴、声乐、舞蹈等科目当成重点,美术在这些学生心中永远都摆脱不了“附庸”的尴尬身份,加之美术基础知识贫瘠,也就主动想要放弃了。我深刻体会到学前美术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清楚意识到学前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幼师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突破口。

二、学前美术教育目的

由于以上种种的原因,美术教育遇到了如何教的难题,我们现在的幼师美术教材课程设置模式和教材编排包含了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等多个方面;幼师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师美术知识的掌握不需要象美术专业学生那样深入的专业技法,但他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容量,比如说,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一定的手工动手能力,一定的美术创意能力等等;我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是一种综合的实用美术,他需要老师能画、能动手、能想、能做,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美术教学服务于语言、数学及行为认知等;

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很多时候学前教育的各种学科学习是在游戏当中去完成。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同样的智育功能,另外它还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具有的智育功能特点,表现为传达给儿童最直觉的感性思维,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抽象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的直觉认知很直接的引导儿童对感性形式的转化,为理性的知识点进行功能的还原,这种引导有益于创意想象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一定广度的美术知识和艺术修养来协助各学科的教学,使美术这一门学科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知识的时候,对美术知识的认识不高,对自己的学习目地不明确,所以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而从零开始的美术训练一般都比较枯燥,一些最基本的造型训练应该是在小学及初中就应该掌握的,特别是美术学习的意义及观念等。而现在幼师美术学习阶段又去补习过去的知识点,由于对美术学习的意识观念缺乏,较长时间的造型训练使学生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或叫苦,很多学生不知道造型练习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老师往往要反复的给学生讲明道理,但收效甚微。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很多情况是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只能草草收场。可以想象,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是这样的状况,随着学习深度和难都的加大,学生感觉越来越吃力,学习的热情就越来越低,最后很多学生就是敷衍和放弃。我任为这主要是前期对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而导制的一种后果。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学前美术教学模式的思考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只能依照现实去研究和探讨;首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师的专长和知识背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不能用一人包揽的教学模式去完成全部教学任务,一个老师的知识结构能力不可能是样样精通,发挥不同老师的专业长处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其次,在教研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目前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去降低知识点的高度,想办法让学习在“游戏”中完成。在技能学习中放弃基础的深度学习,比如学生学习造型训练时只要了解素描的知识点和能掌握基本的造型及明暗关系就可以了,而将造型训练的方式以各种手段来达到目地,例如在教学中利用现阶段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电脑手绘等表现形式,通过各种载体达到造型基础训练的目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表达能力。将学生的兴趣点挖掘出来从而引导进入绘画的教学,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觉完成造型训练的任务。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的教学,造型训练的方式很多,由于幼儿教学的知识点不高,我们在对幼师进行教学的时侯有针对性的用适应幼儿知识点的知识进形教学。而学生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随着阅力的增加,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审美意识的提高,美术知识会很自然的不段提升。当然,这只是目前的行为,并不能带表长期的模式。

对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幼儿教学问题的研究。使我们看到,如果不规范教育模式,学前美术教育还将处于无序和能力水平低下的状态。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前美术教育的紧迫性,在学前美术教育上,我们需要看到美术的学科特点。它并不是我们单纯理解的一种技能行为的学习,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的学习体验。通过学习,并不需要幼师学生掌握多好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美术并不是单纯的写写画画,更加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增加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美的熏陶感悟到人类在道德、情感、态度和真、善、美等的行为认知。幼儿美术教师的作用是让学前儿童通过手、眼、脑的合理运用,帮助儿童手部各肌肉群得到健康发育,使手、眼、脑能够协调发展,帮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熟练运用工具和材料,智育功能的能力得到发展,艺术审美经验逐渐完善。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大潮里我们只注重表面的价值而忽略了社会情感价值。幼师美术教育的意义并非是要培养学生如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对于各级人才的教育,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综合目地是培养学生的人品、道德、情操和表现美的能力;培养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不能只看到他的专业好坏,更应该看重的是人品等综合素质。我想,只要我们真正重视幼儿教育,更多地来关心幼儿的学前教育,我们就会认识到幼师教育的重要性,幼师美术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陈帼眉主编《幼儿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朱智贤《幼儿心理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3]唐志《我国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2006年;

[4]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美与时代(下半月)期刊2009年;

[5]谢娟娟《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培养方法探索》 美术教育研究 期刊 2013年;

[6]张琼辉 《浅谈简笔画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重要性》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

[7]潘晓良 郑莹等《高等教育心理学》 长江出版社 2014年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美术教育学前教育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西涧”无声胜有声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