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燕
【摘要】 为了使广大学生群体能坚持先进的价值观我们特地在高中课堂上设置了政治这一学科。可经过笔者长时间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其所学政治知识都是遥不可及的,于是导致了很多学生上课走神甚至直接睡觉的现象,最终打破了教育界对政治教育高中化的幻想。而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学生而在传授的源头——老师。正是由于老师趋向于讲述抽象的无关学生自身的理论观点而导致了整个课堂的无趣。笔者就是基于此现象来探索二者相结合的途径的。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效率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20-01
任何理论知识都离不开实践,教学亦是如此,加强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将政治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学生经常会遇见的一些情况,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更乐于接受政治这一有些抽象的事物,并能将政治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思考,从而真正达到我们开设这门学科的意义,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而使二者结合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认为合适的方法。
一、结合教材搜索日常现象
政治学科的教授不应只局限于课本,而应来自各个方面。一个理论应该是源于生活的,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理论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老师应积极将政治与生活结合起来,为这一抽象的事物添加具体的涵义。把同学们日常的爱好引入这一学科,使同学们乐于去接受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因此,老师们能将某一特殊思维作为重点进行教授,如环保观念就可以从一个饭盒一双一次性筷子入手,使其知道积少成多一点一滴也可以改变世界。而创新意识就可以从少年强则国家强入手,使其明白只有自己做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增强整个中国的综合国力。而讲述政治权利与义务时应将主体划分为几类,特别指出学生作为其中一类所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二、改进教育方式,寓教于生活之中
课本永远不能取代生活对读书的意义。真正的生活永远超出一本书的范围。所以老师们应摒弃之前陈旧的教育方式,不再从书本出发考虑,而是熟悉学生的思想,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政治赋予生活的意义。所以老师们应多列举一些日常的写实事件,将生活作为知识的铺垫。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环境下也能从政治角度进行探索,养成科学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沟通能力,老师们能进行适当的课上提问,这不但能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思想火花迸发,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致,我们知道一个好的环境是可以促进新理论形成的,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比如老师们在教学生分辨“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时,就可以从现实出发问学生何为卖方市场,何为买方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采取新课标的教育方式就是将整个班级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交流,在形成一定理论结果后再向全班讲述,然后老师们开始讲解,奖励表现好的队伍,鼓舞表现略次的队伍。这种形式就可以大大的调动课堂的气氛,而学生也会对这次讨论记忆犹新。
三、走进日常生活
一切理论都是为了指导实践而存在的,将政治常识引入日常生活也是我们在高中教育中特地加入了政治学科的终极目标。只有在生活中能熟练运用这些常识才是最让我们欣慰的。因此教师就要从同学们的思考方式即利用直接的信息分析的方式进行教授,用最大的努力来丰富课堂效果,促进同学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为了将课上的授课效果最优化,老师们应该提前完成周密的探索和钻研,争取能用最快最有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环境下。就拿盐城大纵湖来说吧,它虽然不像苏州阳澄湖那样众所周知,但也确实盛产螃蟹,而由于其较少进行宣传推广所以日前囤积了很多大闸蟹,如果老师想要让学生们就此讨论解决方案,就可以提问,如果你是囤积大闸蟹的一位村民,你会想到什么方法提高大纵湖大闸蟹的知名度?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实现大纵湖发展作为自己的义务,从而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出谋献策。所以说只有老师能引起同学的注意,使学生从自身出发得到的结果才更有创造性,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将政治这一学科设为了高中的必修课,但学生们对政治知识的普及与运用现状却并不乐观。教师队伍不能单纯的将课本上的知识物理性的机械地灌输给学生们,而是应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事物引入中学生的课堂,采取新型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政治生活的兴趣,培养积极的上课氛围,使同学们乐于接受这方面知识。但是,也请老师一定要记得在教育课堂上不能将重点一味放置于个人的生活实际,最终把政治课堂变成了一个生活大讲堂,所以还是希望老师们能把握好这个最合适的度,变沉闷无聊的政治课为丰富多彩的知识普及地。
教师对一个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改变学生的世界观,所以如果老师们能做到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消除目前国内教育的一大消极弊端,使学生们不再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朱伶俐.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56.
[2]王琴.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依据和基本途径[J].资治文摘(管理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