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长
摘 要:写作的基础是必要的积累,积累主要靠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来完成,积极开展写作训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需求,推动课外阅读,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
关键词:写作;积累;阅读
写作的基础是必要的积蓄,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通常作文,
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说明积累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种文思泉涌,下笔立就的写作才能无不基于厚实的积累。随着学生阅读面的拓展,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素养,审美愉悦,性灵陶冶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写作上的“蓄势”自然准备就绪,文思泉涌,下笔立就,一气呵成的写作快意自然生成,写作再也不是让人头晕的难事。阅读为写作创造了条件,反之,写作也成为阅读的推手。在我们的教学中何不利用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推动课外阅读,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呢?
“以写促读”就是通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积累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自觉进行服务于写作的课外阅读,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和“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的学习境界。在这里,笔者赋予“以写促读”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以平时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常看见这种现象,许多学生在非作文训练中表现优秀,解答各种题目的能力很强,得分率高,这是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解答这道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应试的一些技巧。解答这类题目,学生只需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可以达到解题和得高分的目的,未必需要学生具备深广的阅读积累。而写作则不同,没有丰厚的阅读积累,纵使掌握了熟练的写作路径也无能为力。因此,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拿到语文试卷时,前面的语基部分做得很顺畅,而后面的作文则难以如愿,结果整体得分不高。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必须在做好语基部分的同时拿到较高作文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扎实开展写作训练,坚决克服重语基轻作文的错误认识,坚决纠正对写作训练时冷时热的错误做法。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安排写作的时间和次数,总是抓住时机对习作进行讲评,用科学化、常规化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对于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从来就没有发现有哪位学生一到高三就会写作文,从来就没有发现有哪位学生一到考试忽然就文思泉涌,这说明阅读积累对于写作的作用是适合于每位学生的客观规律,任何一位学生都没有超越这一规律的可能,只有认识这一规律,按这一规律的要求做足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阅读积累才有可能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因此,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的扎实写作训练才能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阅读积累之于写作的重大意义,当写作训练不断强化,教师的引导不断推进,学生就会不断强化阅读积累的自觉意识,而当这种自觉意识强化到一定程度时,阅读积累到一定量时,写作的“灵感”便应运而生。
当前许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积累的意识还比较淡薄,除了生源素质这本身的因素外,与平时的写作训练是否扎实开展有密切的关系。写作训练的不足或缺失正在弱化着原本就匮乏的阅读需求。写作训练无法扎实或正常开展的原因:一是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挤压了写作训练的时间。如:语文这一科,高中必修模块通常安排在高一高二就要学完,还有选修,高三则忙于急功近利的总复习,这样的教学量相对于原来就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已是一种重负,重负之下的学生无暇顾及作文训练,阅读积累的自觉意识难以形成,因为写作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学生只有觉得时间比较宽裕的时候才会去动笔。因此,那些越是学得轻松的学生越能自觉进行写作训练,越能自觉增加阅读积
累,反之则疲于应付,哪里还谈得上自觉阅读呢?二是写作训练质量不高。平时的写作训练不像应试那样急需一个高分,学生往往就会产生训练的惰性,这是很自然的事,因此平时的写作训练质量往往不高,这就达不到刺激学生阅读需求的效果,所以没有质量的写作训练,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无益于推动阅读。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精心安排写作训练的次数,要把重在提升质量作为写作训练的目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以具体的写作任务驱使学生去收集和阅读相关材料,丰厚阅读积累
在教学中布置具体的写作任务迫使学生去收集和阅读相关材料,即为了支持某文题的写作而进行的一种即时性阅读,这种阅读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直接为写作该文题服务,一学即用,对于那些积累不足或缺乏主动阅读习惯的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可行办法,下面就这种办法谈两点做法:
1.强化读书心得的写作训练,是达到“以写促读”的一种方法
写读书心得的前提是“读”。只有深入地“读”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读出感悟,读出心得,才能更好地“写”,写出质量,写出精彩。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读书心得就成为推动课外阅读的动力。学生为“写”而积极收集相关材料,学生为写而深入解读相关读物。于是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也就成了强化课外阅读的过程。实践证明,写读书心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对强化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积累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師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和建议,配合语文课堂的总体安排,为学生制订详细的学期和学年度阅读计划,明确布置各阶段读书心得的写作任务。这种任务型的写作训练是常态化课外阅读的有力保障。同时要加强写作和阅读过程管理,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鼓励,同时针对该生写的读书心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导,进一步规范其阅读行为;适时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相互借鉴,同时也营造了“以写促读”的良好氛围,学有所乐,学有所得;适时开展佳作评析、美文共赏活动,展示学生写作成果,激发写作热情。这些过程性的跟踪措施保证了课外阅读更加有序、持久、深入。
2.精心拟定文题,并作提示,有意导向课外阅读,也是达到“以写促读”的一种方法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适当设计和选择那些具有拓展课外阅读功能的文题让学生写作。这些文题所涉及的材料范围可能大大超出了学生已有的储备,在写作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产生了阅读需求。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提示收集材料的范围和途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相关材料的收集和解读当中,达到“以写促读”的目的。如: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读者对这些英雄形象各有不同的认识,请以“我最推崇的三国英雄”为题作文,促使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并对众多英雄人物进行比对,提炼出主题。鲁迅的《阿Q正传》提出“精神胜利法”的概念,现在有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加剧,因此,现代人就需要那么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作文。以此促使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和《阿Q正传》。再如,要求学生借助相关资料,了解某一建筑物,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介绍它的历史渊源、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等,写一篇说明文,促使学生收集、阅读相关资料。
总之,写作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选择怎样的文题都可促使学生增加阅读积累,当然,这种训练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阅读要求,才能真正推动课外阅读,让读书成为学生的需要。学生在需要的基础上读书,并不感到是一种负担,相反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