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林
摘要:高一年级与初中相比,物理教学要求处于不同层次,教材难度明显提高。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从物理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入手,寻求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進行高一物理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28
新课程标准满载着时代的气息向我们走来,如扑面春风,令人耳目一新。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体系充分强调除了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兴趣的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高一与初中相比,物理教学要求处于不同层次,教材难度明显提高。新课程高一物理教材,更注重促进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因此,贴近新课标,搞好高一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课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分析物理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法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物理学习障碍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1. 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
初中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现象的基础上,它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大多数问题都是看到见、摸到着的。高中物理上升到抽象阶段,而且它的跨度比较大。比如物体——质点,实际情况——理想情况,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学生对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上还有待加强。
2. 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有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
3. 从单一过程到复杂的多过程
初中物理基本上只涉及到单一过程的问题,而高中物理上升到复杂的多过程的问题。比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不能纵观全过程,而导致学的不理想。
4. 从标量到矢量
初中只涉及到算术运算(加减法)的问题,虽然也提到力有方向,但是涉及到的计算都是同方向和反方向的。而高中物理上升到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等),计算时往往是任意方向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建立矢量的概念。
5. 从单一公式的套用到物理原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初中生进入高一以后普遍不会解题,要么就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也是很大的。
6. 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
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极值等各种数学工具的综合应用的变化。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成为能否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至关重要手段了。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生疏和困难的。建立这个概念,掌握其运算需要一个过程。
7. 学习方法上的变化
初中学生更多地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学习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包括预习、独立地观察和总结实验以及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整理知识等)。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相比,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物理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1. 妥善过渡,降低台阶
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教学层次必须分明,不要急于求成。因而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的阶段。
(1)开始时,适当放慢速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导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要求高一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初中物理教材)。
(2)对教学中涉及的教学知识,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还要对数学运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板演,展示解体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例题、作业和测试题不宜太难,测试题应根据实际,严格控制90分以上和6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以免学生盲目乐观或丧失信心。
(4)对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叙述要做适当逐字推敲,用浅显语言剖析含义,从多角度去产生;阐述它们(文字、公式、图象等)物理含义和适用条件。
(5)对学生想当然的错误经验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同时还要注意有的错误还会重新发生)。
(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其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例如体育运动、娱乐活动以及科技电影电视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事例,以达到上课时能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2. 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3. 加强直观教学
(1)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图形分析,用实际问题和小实验表演编制饶有趣味的习题以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助以手势等各种方法,加强形象思维的效果,并注意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尽量做到抽象思维形象比。例如,在判断正方体翻转时重心的变化时,我们可以到数学教师那里借一个正方体模型现场翻转。但应指出,加强形象思维的目的是要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而要让学生借助于形象思维来进行抽象思维,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过渡。
(2)化整为零,消化知识硬块。将知识內容三级跳,第一跳是以省教育厅编写的物理作业本作为基础训练题,这些训练题概念性强,不需要什么计算,又针对学生思维上的弱点,把抽象思维具体化,把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分割成数个简单的思维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台阶;第二跳是自己整合资料让学生能深化巩固知识;第三跳适当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举一反三能力。
4.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5. 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新课程物理教学充分体现了物理的以实验基础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共同讨论,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寻找物理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角色换位”,扮演学生角色,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与学生一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能老以“过来人”自居。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难学生之所难。面对一个问题,不要光讲“应该如何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样想的?”,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去评价,从中得到启发。
6. 加强物理模型的教学
以简单的月亮环绕地球的运动来说,如果不引入质点这个模型,月地之间的距离就不知从何算起,运动轨道也就多得数不清。就高中物理来说,无一处不是在研究物理模型。例如:小船过河问题、物体动态平衡为题、子弹打木块问题等等。建立这些物理模型的时候都有一些理想化的因素存在,其一是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等。其二是研究过程的理想化,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等。要充分利用这些模型去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正确的模型毕竟是人类对事物一定层次认识的反映,但在通向真理的征途上起着阶梯的作用,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个阶梯非常重要。
三、结束语
利用上面的教学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部分克服了从初中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这个障碍,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厌倦、畏难情绪减少,信心和积极性都有较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 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