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班幼儿种植区域活动行为的观察研究

2014-04-16 22:54张春美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行为

张春美

[摘要]研究者采取非参与式观察法,对N市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大班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3.4%的幼儿能够独自完成播种任务,36.6%的幼儿需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完成;幼儿在拔草过程中对拔草原因、拔草方法和拔下来的草的用途感兴趣,在收获活动中对作物的外形特征和用途感兴趣;幼儿会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小动物。另外,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指导和工具的种类对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种植区域;大班幼儿;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32-04

幼儿园的英文为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乐园”。福禄贝尔使用“幼儿园”这个名称是有深意的,他认为儿童是在同大自然的密切联系中成长的。在他创建的幼儿园内,他提倡幼儿在花园里种花草、观察昆虫和小鸟,强调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而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就提出每个学校都应设置种植区域。以便于儿童有机会观察树木和花草。蒙台梭利和杜威也重视种植区域对幼儿情感和良好品质培养的作用。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则指出,幼儿园应“创造条件开辟沙地、动物饲养角和种植园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指出,要“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种植园地作为课程资源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Carol E.Catron和Jan Allen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参与播种、栽培、施肥、浇水等活动以及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幼儿开始直接地理解植物生命循环的过程。幼儿可以操作多种多样的材料以了解各种植物的基本特性。”虞永平教授也指出:“种植和植物是幼儿园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种植区域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可为幼儿提供直接操作与探索的机会。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对种植区域教育价值的研究,对幼儿在种植区域中的具体行为的研究很少。为此,研究者基于对种植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行为的观察,白描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并据此提出促进幼儿园种植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说的种植区域是指在幼儿园户外开辟的专门用于种植蔬菜、瓜果以及粮食作物的场地,幼儿在其中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目的性抽样”原则,研究者选取N市一所省级示范园为研究对象。该园设有种植区域。并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研究小组。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使用各种种植工具的能力,所以,研究者主要考察该园大班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取非参与式观察法,作为“看似旁观者与学习者的研究者”,不参与种植活动的设计及种植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只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活动中幼儿的行为。研究者共观察了大班幼儿的4次播种活动、6次拔草活动和4次收获活动。另外,研究者还辅以非正式访谈法,在种植活动开始前与教师沟通,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其在组织种植活动时的思考;在种植活动结束后,就观察过程中看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讨论。

二、研究结果

(一)播种活动

1.播种准备活动中幼儿的兴趣

观察发现,在播种准备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集中在讨论播种对象的特征、需要松土的原因,在松土的过程中则对泥土展开了探究。

在4次播种任务活动中,幼儿均比较关注播种对象的外形特征。例如,在种豇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了豇豆后纷纷谈论起豇豆的外形特征。有的说它们像月亮,两头是弯弯的;有的说它们像弯弯的香蕉;有的说它们像狐狸的尾巴等。

幼儿在松土的过程中重在感知土壤的性质。例如在种蚕豆的活动中,幼儿在松土时纷纷和教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软的土块容易敲碎,湿的土块有味道,颜色深的土块比较湿等等。幼儿对松土原因作出了假设,认为大土块非常硬,而幼苗比较柔弱,很难从大土块中冒出头来,所以要松土。

2.播种过程中幼儿任务完成的情况

在播种过程中,63.4%的幼儿能够独自完成播种任务,36.6%的幼儿能够在教师或同伴的引导下完成。

其中,88.4%的幼儿能够自行确定播种位置,11.6%的幼儿需在教师或同伴引导下确定播种位置,例如,在种西红柿的活动中,幼儿根据种植图使用无刻度的40cm直尺或卷尺来确定播种位置,即先将直尺的一端紧挨着贴着标记的位置水平放好,在尺子的另一端土里插上小树枝作为记号。有些幼儿不知道应该紧挨着尺子的另一端做标记,教师会及时提醒他们:“有没有挨着尺子啊?”

在确定好播种位置后,幼儿用小铲子挖坑播种,其中63%的幼儿能够独立使用小铲子挖坑,37%的幼儿需在他人帮助下使用小铲子挖坑。

(二)种植区域管理活动

幼儿在种植区域管理活动(主要是拔草活动)中比较关注拔草原因、拔下来的草的用途和拔草的方法,并对土壤中的西瓜虫、蚯蚓等小动物产生了兴趣。

6次拔草活动中,有4次由幼儿发起了有关拔草原因的讨论,有2次则是由教师发起的。例如,在第二次拔草活动中,教师问幼儿:“看看我们的茄子有什么变化?”幼儿A说:“长高了。”幼儿B说:“叶子变多了。”幼儿c说:“叶子变大了。”教师顺势要求幼儿:“茄子长得还真好,我们还要动脑子帮助茄子长得更好。”于是,幼儿c说:“那我们来拔草吧。”教师问道:“为什么要拔草呀?”幼儿D说:“因为它抢土里的营养。”教师:“对,要是土里有很多杂草,那营养就会被杂草吸走了,茄子就长不大了。”幼儿c接着说:“所以我们要经常来拔草。”

幼儿对拔下来的草的用途很感兴趣。例如在第四次拔草活动中,有幼儿问教师拔下来的草可以做什么,教师反问道:“你们看看种植园里还有什么啊?”有幼儿回答说有小兔子和小鸡,于是接着就想到可用拔下来的草喂小兔子和小鸡。教师则顺此告诉幼儿,草晒干后还可以储存起来,等到冬天时用来喂小动物,还可以用来做草鞋、编草席等。

在拔草的过程中,有幼儿发现土壤中有小动物,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在第一次拔草活动中,幼儿A发现了西瓜虫,其他幼儿纷纷跑过去观察。于是,教师请幼儿将西瓜虫带到班里来作进一步观察,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些相关的图像资料,然后和幼儿一起观察了西瓜虫的外部特征,帮幼儿了解西瓜虫的生活习性。

(三)收获活动

作物成熟后,幼儿就作物的外部特征展开了讨论。例如,在收获麦子的活动中,幼儿一起讨论麦子的特征:有黄色的、绿色的麦粒,有长长的芒,有很长的麦秆,有一截麦穗。在收获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采摘果实行为的效果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收获蚕豆的活动中,幼儿B一只手捧着一些蚕豆,另一只手又去摘其他蚕豆,结果没能摘下来,于是他就把手里的蚕豆先收好放在袋子里,再回去用两只手一起摘蚕豆,结果很容易地把蚕豆摘下来了。收获活动结束后,幼儿乐于比较、发现作物的特征。例如,在收获麦子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剥麦穗,发现有的麦穗里面没有麦粒,有的麦粒是白色的,有的麦粒是金黄色的,有的麦粒是干瘪的。教师适时介入并引导幼儿思考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帮助幼儿获得关于小麦的相关经验。

三、分析与建议

(一)教师要在观念上重视种植活动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与依据,直接决定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基本态度、策略、方法和行为等,进而影响幼儿发展。通过对研究资料以及非正式访谈资料的分析,研究者发现教师对种植活动的观念会影响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活动,主要目的是获得种植经验,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其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因此,教师无需根据种植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幼儿是否参与种植活动。

观察发现,在播种活动中,幼儿以独立完成任务为主。进一步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在看到幼儿动作比较慢时,教师常会以为幼儿没有能力完成任务而介入指导。事实上,教师要相信幼儿有相应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给幼儿以探索的空间,再仔细观察幼儿能做什么,也许,这样做,教师的观念教法就会不同于从前。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需分析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帮助。

(二)教师要提供适宜的指导,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指导会影响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例如在第三次拔草活动中,幼儿A拔草时没能把草根拔出来,他看了看其他幼儿拔的草,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草,自言自语道:“要不要把根拔出来呢?”教师听到后马上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拔草吗?”很多幼儿回答说:“草会吸走土里的营养。”教师说:“对,草会吸走土里的营养,那么,草是怎么吸走营养的呢?”幼儿纷纷摇头,教师说:“我们人是用嘴巴吃食物来吸收营养的,杂草呢,是通过根,看到了吗,通过根来吸收营养的。”幼儿看着教师手里带着根的草,指着根问道:“是通过这个吗?”教师说:“对,草是通过根来吸收营养的,所以,如果我们把根留在土里,它是不是还会吸走土里的营养啊?”幼儿回答:“是啊。”于是,教师总结说:“所以我们拔草的时候要把根拔掉。”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拔草的行为,适时引发了幼儿对“根”的讨论,促使其获得了相关知识,并顺势得出拔草时应把草根拔出来的结论。也就是说,当幼儿发生认知冲突,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时,教师提供指导是最适宜的。教师指导的方式要与幼儿已有经验相结合,有利于幼儿对经验进行迁移或扩展。就如案例中教师的做法一样。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是用嘴巴来吸收营养的”,来扩展幼儿对植物根的功能的理解。

(三)教师要为种植活动准备充足、适宜的工具以供幼儿自由选择

工具也影响幼儿在种植区域活动中的行为。例如,在拔草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塑料袋(装杂草工具)就有可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研究者观察的6次拔草活动中,有5次教师都为每一个幼儿准备了一个塑料袋。还有1次教师只准备了一个装杂草的篓子。就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之间产生了合作行为。例如站在园地中间拔草的幼儿A手里已经抓满了草,她请离篓子比较近的幼儿B帮他把草放在篓子里。幼儿B同意了,并在帮了两次之后提议相关幼儿分工合作,即两名幼儿负责拔草,他则专门负责帮他们运草。这样,拔草活动在大家的分工合作下效率更高了。这种分工合作的经验在原本人手一个袋子的情况下是体验不到的。所以,教师在提供工具的时候应该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适当创设情境促进幼儿形成“最近发展区”。《指南》指出,5-6岁的幼儿在“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研究者建议。教师可在种植区域放置一个工具箱,里面放上种植活动中可能用到的各种工具,如小铲子、小耙子、小铁锹、塑料袋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这样既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同时也让幼儿获得独立作决定的机会。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行为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