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幼儿期望的中日比较研究

2014-04-16 13:04董存梅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幼儿

董存梅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中国和日本的386名幼儿父母作了调查,就幼儿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期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幼儿现在及将来的社会性发展期望方面,日本父母的期望明显高于中国父母的期望,而在对幼儿将来成功的期望方面,中国父母的期望明显高于日本父母的期望。此外在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和将来“成为一个有钱人”的期望方面,中日父母对幼儿期望的差异分别受幼儿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另外,不论是中国父母,还是日本父母,对女孩的社会性发展、自理能力发展和将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的期望均高于对男孩的期望,而对男孩的运动能力发展期望则显示出高于对女孩的期望的倾向。研究者据此提出,中日父母应互相借鉴、互相取长补短,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父母期望;幼儿;中日比较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79-05

期望孩子幸福成长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存在差异。在关于父母对孩子期望的跨文化研究中,日美的比较研究较多。例如,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日本母亲认为,好孩子应具有良好的基本生活习惯、能遵守日常规则、具有忍耐力和上进心等,而大多数美国母亲认为,好孩子应具有独立性和领导他人的能力、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等。东洋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日本母亲在顺从、礼仪、情绪控制、日常生活自理等方面对幼儿的期望较高,而美国母亲对幼儿的自我发展、人际交往方面的期望较高。日美母亲对幼儿期望的差异与日美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事物相互交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这种社会文化的变迁使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评价一个孩子的重要标准是听话,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父母总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从。另一方面,由于受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现在的父母也开始重视孩子的自我发展,期望孩子具备独立的个性等。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其文化历史渊源有相同之处,特别是都具有儒家“孝”的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也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日本Benesse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对东亚五都市的调查发现,在对孩子将来的期望中,不论是日本母亲还是中国母亲选择“成为珍惜家人的人”的比例都很高。但由于中日两国现当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不同,中日两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表现出了差异。例如,研究发现中国家长对子女受教育抱有的期望值显著高于日本家长(周爱保。马小凤,青柳,2006),张勤在中日两国父母教养态度的比较研究中也发现,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高于日本。

本研究对中日两国父母对幼儿现在以及将来发展的期望进行了调查,旨在分析中日两国父母对幼儿期望的不同特征,并试图探讨中日两国父母对幼儿期望的文化背景,以期为中日两国幼儿的家庭教育提供相关的专业支持。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被试

本研究以中国石家庄市182名在园幼儿的家长和日本仙台市204名在园幼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国的在园幼儿中,小班幼儿57名(男31、女26)、中班幼儿63名(男39、女24)、大班幼儿62名(男35、女27)。日本的在园幼儿中,3岁班幼儿75名(男51、女24)、4岁班幼儿60名(男28、女32)、5岁班幼儿69名(男40、女29)。

2.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父母对幼儿期望的调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和日本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该问卷包括父母对幼儿现在以及将来发展的期望。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

二、研究结果

1.父母对幼儿现在发展期望的分析

本研究采用主因子法对问卷中关于父母对幼儿现在发展期望的16个项目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碎石检验法抽取出4个因子,并对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将因子负荷量小于0.35的项目以及在两个因子上的负荷量都大于0.35的项目删除后得出各项目的因子负荷量(见表1)。

第一因子在“对父母和好朋友具有同情心”“能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规则”等项目上的因子负荷量高,因此,将第一因子命名为“社会性发展期望”。第二因子在“会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正确拼写所有的拼音字母”等项目上的因子负荷量高,因此,将第二因子命名为“智能发展期望”。第三因子在“吃饭时不用父母帮自己吃”“自己能把脱下来的衣服放好”等项目上的因子负荷量高,因此,将第三因子命名为“自理能力发展期望”。第四因子在“会游泳或踢足球”和“会抓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这两个项目上的负荷量高,因此,将第四因子命名为“运动能力发展期望”。经检验,4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6、0.810、0.697、0.573,表明本问卷的信度较高。

2.中日父母对幼儿现在发展期望的比较分析

就父母对幼儿现在发展期望的4个因子的平均值进行2(中国、日本)×3(3岁、4岁、5岁)×2(男、女)的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在“智能发展期望”上,国别×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中国父母“智能发展期望”的年龄单纯主效应非常显著(F(2,377)=16.57,p<0.001)。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中国5岁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比4岁幼儿父母高,4岁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又比3岁幼儿父母高。日本父母“智能发展期望”的年龄单纯主效应也很显著(F(2,377)=3.49,p<0.05),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日本5岁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比3岁幼儿父母高。对两国5岁幼儿父母的“智能发展期望”进行比较后发现,国别的单纯主效应显著(F(1,377)=6.08,p<0.05),即中国5岁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比日本5岁幼儿父母高。

另外,在“社会性发展期望”上,国别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与中国父母对幼儿现在的“社会性发展期望”相比,日本父母的期望更高。此外,女孩父母对幼儿现在的“社会性发展期望”明显高于男孩父母。在“自理能力发展期望”“运动能力发展期望”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女孩父母对幼儿的自理能力发展期望明显高于男孩父母,男孩父母对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期望则明显高于女孩父母。

3.中日父母对幼儿将来发展的期望的比较分析

就父母对幼儿将来发展期望的6个项目的平均值进行2(中国、日本)×3(3岁、4岁、5岁)x2(男、女)的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在“成为一个有钱的人”上,国别×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男孩父母对幼儿将来成为有钱人的期望的国别单纯主效应非常显著(F(1,381)=24.94,p<0.001),中国男孩的父母更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钱的人”(如图2所示)。

另外,在“成为一个有名的人”“成为一个有许多好朋友的人”“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上,国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中中国父母对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钱的人”“成为一个有名的人”以及“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的期望高于日本父母,而日本父母则更期望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许多好朋友的人”。在“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女孩父母的期望比男孩父母更高。

三、讨论

1.中日父母对幼儿期望的相同点

中日父母对幼儿现在发展的期望都包括社会性发展期望、智能发展期望、自理能力发展期望、运动能力发展期望。不论是中国的父母,还是日本的父母,对女孩的社会性发展、自理能力发展和将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方面的期望高于对男孩的期望,而对男孩的运动能力发展期望则显示出了更高的倾向性。这可能与中日父母的性别刻板认识有关,同属于东方文化的中日父母一般都希望男孩更强壮、坚强一些,女孩更文静、自律一些。

2.中日父母对幼儿期望的不同点

在“社会性发展期望”及其“成为一个有许多好朋友的人”方面,日本父母对幼儿的期望明显高于中国父母。而在将来“成为一个有钱的人”“成为一个有名的人”以及“成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方面,中国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则明显比日本父母高。这与Benesse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对东亚五都市的调查结果一致。Benesse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对东亚五都市的调查显示,在对幼儿将来的发展期望方面,日本幼儿的母亲选择“珍惜友情的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等与社会性有关项目的比例较高,而中国幼儿的母亲则更多地选择“在工作中能发挥能力的人”。在对幼儿将来的社会性发展方面,日本父母的期望明显高于中国父母,而在对幼儿将来的成功方面,中国父母则显示出了更高的期望。这与中日两国现当代以来的社会、文化发展差异密切相关。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已实行30多年,现在城市的绝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导致父母对孩子将来的成功普遍期望过高。有研究表明,中国父母对孩子受教育方面的期望高于日本父母。日本在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家族规模在急剧缩小。近年来,伴随着都市化、少子化,日本出现了人际关系稀薄化现象。孩子们一起玩耍、相互交流、与他人沟通等人际关系的构筑已受到威胁。日本自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出现了学生逃学(不登校)、与教师对抗(班级崩溃)、学生间的欺负、闭门不出(隐蔽一族)等现象,从而引起了日本父母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注。

在“智能发展期望”方面,尽管中日父母对幼儿的期望都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在增加的程度上表现出了国别的差异。中国父母对幼儿的智能发展期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其提高幅度高于日本父母的期望。到幼儿5岁时,中国父母的“智能发展期望”已明显高于日本父母。这可能与中日父母自身的价值观和对幼儿将来的期待有所不同相关。冈本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少子化,“把孩子培育成为好孩子”是中日成年女性普遍感受到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在中国成年女性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多数中国成年女性认为,“孩子优秀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自己的生活来说是更有意义的事情,而“孩子能够与朋友、近邻等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多数日本成年女性来说更有意义。Benesse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对东亚五都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孩子将来上大学的期望上,中国幼儿的母亲选择“上世界名牌大学”的比例较高,而日本幼儿的母亲则较低,并且超过50%的中国幼儿母亲期望孩子能够获得研究生学历,而日本幼儿的母亲有此期望的仅为2.2%。将自身的价值观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得中国父母对孩子将来的智能发展表现出了很高的期望,这应该也是导致国内目前幼儿教育盲目超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将来“成为一个有钱的人”方面,中国男孩父母的期望明显高于日本男孩父母,而中国女孩父母的期望与日本女孩父母的期望不存在明显差异。这应该与中国近年来人们金钱观的转变和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不同角色期待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大大增强了,金钱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同时由于受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影响,中国女孩父母对幼儿将来“成为一个有钱的人”的期望比男孩父母要低。

四、结论与启示

中日两国父母对幼儿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期望既表现出了许多相似,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中日两国父母所表现出的对幼儿期望的特点与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背景密切相关。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日本父母在期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同时并不很重视孩子未来的成功,在这样的父母期望影响下,日本很多孩子表现出了学习兴趣低下、自信心不足、感到前途渺茫等特点。而中国父母在期望孩子将来成功的同时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期望不甚关注,这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压力过大,不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因此,中日父母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