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侠红
摘 要 数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直是老师们课程讨论的重点。新课标颁布以来,老师围绕教育部颁发标准,积极改革教学课程与教学计划,逐步改善师生课堂角色,明确学与教的真正意义,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本篇文章,笔者将围绕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与发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与内涵。
关键词 数学学法;学习指导;心里指导;中学教学
数学作为教学阶段三大科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学数学的学习指导方法至关重要。在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中,学生应当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如果数学能作为学生的一门兴趣爱好,那么教学难度便会由此下降。因此,中学数学的学法指导至关重要。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因与意义
数学学法指导,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过去数学教学生活中,很多学校以及老师偏重于老师教课改革,而对于学生学法指导却不注重。导致很多学生都摸索学习,浪费时间却不得要领。在现代一些学者看来,教师的教课范围应该将“教”与“学”有机结合,不仅需要老师教得好,也需要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预习的能力。
此外,在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当中,也着重强调了老师在上课期间应当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当前授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将传授知识与传授学习方法有机结合。现代教学模式当中,将学法渗透进教法当中,才能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提高老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效率,减少浪费不必要时间的机会。
此外,提高数学学法占课堂教学的比重,是响应教育部号召,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一大表现。学生是教学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更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与老师的互动者。在数学教学生活中,我们数学老师不管是教课还是指导,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下学法知道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可接受程度。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为被动接受数学学习知识的客体,而老师在课堂上却总以主体的形式出现。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实现。在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老师在此过程中利用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自主的动手查资料,自主预习,自主做题,真正的在实践和学习中收获自己学生主体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1.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老师应当在课堂上起到良好的正面引导,树立正面形象,从而以人格和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知道为何要学习数学,学习的动机是什么;通过课堂游戏以及一些有趣味的言语引导,或者以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通过课下接触与课堂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有毅力的学习数学;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以热情的情绪感染学生,使之情绪良好,投入到数学学习的海洋。
2.学习体系的指导
老师在利用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之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体系的指导。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每天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此外,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者印发预习学案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此外,更可以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在做题中画图,列表格。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在课堂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问题以及做小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可以通过领导学生实地调研,或者根据实物展示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换位,通过学生扮演老师讲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4.应试技巧的指导
要取得高分,仅是以上几种能力值得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应当带领学生通过实际的试卷演练来提高学生应试水平与应试素养。通过分析题目与试卷规格,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试卷,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试题,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与解题脉络,从而端正考试观,增加应试技巧与应试信心。
5.良好心理的指导
老师在教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指导。在课堂上,老师应教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应专注学习,免受外界因素的吸引与打扰。在分析题目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戒骄戒躁,独立思考,细心认真,拒绝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性问题
老师在指导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系统的原则性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老师应当对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区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教给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另外,通过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龄段需要,老师讲课模式也应发生变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以课堂生动性与趣味性为主,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应该偏重于知识的丰富程度。
2.实用性原则
学习方法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利用它可以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举一反三,充分学习预习。因此,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应当偏重于教一些适合于大类解题的方法,以实用性为主。
3.自主性原则
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预习与做题,老师起指导性作用,以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数学学法指导应当遵从的原则性有很多,除了以上几点,还应当注重及时巩固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宋乃庆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王红革.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3).
[4]肖金枝.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数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