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意识、兴趣、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04-10 01:37许铭
考试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

许铭

摘 要: 初中生物教育是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过程。而科学的生物学习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现代意识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生物学科在我国初中教育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一直是初中学校眼中的“小学科”,老师眼中的“豆芽科”,学生眼中的“副科”。但是我认为,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生物科技人才的重要阶段。在生物教学中,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教给学生合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初中学生在未来21世纪有所作为。以下是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经验,与同行共飨。

1.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启蒙

现代意识是指现代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当前的素质教育就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现代意識的最佳时期。

1.1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比较丰富,为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七年级上册中第2单元第2章《生物与环境》中的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中的重点内容,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其中就富含竞争的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竞争的概念,然后请学生举出一些竞争的现象,最后可以补充例子,说明现代社会中也存在很多竞争,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有利的情境。

1.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的意识是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前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也有不少,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中。比如,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中第5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实验,探究了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教学中,首先介绍消化液对食物消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消化食物时食物的量、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消化液中消化酶的量与消化食物的关系。然后对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探究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暴饮暴食会引起消化不良?继而作出假设。假设我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时,能提出哪些问题,并且进行小组交流。这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被激发了,根据前面的介绍,学生可以得出答案:(1)过量的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消化不良。(2)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用此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的学生作出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何尝不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呢?

2.在生物教学中重视兴趣的培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目标,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比别人强。我认为学生能否主动接受教师所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在没有生物中考压力的前提下,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生物课堂上注重情景教学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促使教学模式的快速转变,在整个转换过程中,教学情景的设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初中生物是一门以植物、动物和人类为线索并进行系统探究的学科,大多数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而情景教学则不同,它以声音、动态图像及flash动画等现代技术再现书本所描绘的情景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对整个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例如,在讲到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时,学生根本无法想象出其出芽生殖的过程。这时我将事先制作好的flash动画在课堂上演示:水螅的母体上首先生出了一小芽,小芽长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一个小水螅,脱离母体后便独立生活。使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生动化、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效率,激发探究兴趣。

2.2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是使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多做实验,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不仅要保证学生实验的完成率,还要有较多的演示实验,应该将演示实验与授课相结合。初中生物学的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演示实验来展示,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有兴趣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节,主要介绍细胞这一知识点,而学生又是初次接触细胞这一概念,很难理解。这时我就大胆尝试,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把实验和授课相结合。让学生一边看着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一边对照着书本上的模式图,找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关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是采用以上方法,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发现了生物的乐趣,同时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直观认识,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夯实了基础。

3.在生物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初中生物的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基本概念很抽象,难于理解,需要教师有意地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事半功倍,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循环。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把教学的施力点放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能力。

3.1比较法

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思维的基石。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植物呼吸作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从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一一介绍,则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困难,最重要的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脑筋思考,只是一味地等着老师将知识点传授给自己。在教学中,我先复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再介绍什么是光合作用,然后让学生在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方面与光合作用做一个对比,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从而得出答案。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同学还能找出这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给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呢。

3.2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都是从整个大自然中得来的,因此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更要注重联系自然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又有利于提高自己解決问题的能力。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一节时,我并没有按照书本上组织学生活动展开新课。那样,学生不仅要花费时间裁剪纸蝴蝶,而且上课的时候还要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玩抓蝴蝶的游戏,着实有点幼稚,也有点不符合当下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将课堂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到学校的草坪前亲眼看看嫩绿的青草,看看活跃在青草丛中昆虫的体色,从体验中找出大自然中“生物适应环境”的奥秘。让学生知道,在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生物知识。

3.3培养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探究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乐于进行生物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是真正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方法。在七年级,《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课中,讲授生物的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布置了一个课后活动,探究周围的哪些生物由于受到了环境污染而无法生存。这个探究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展开,学生的兴趣较高。学生通过调查、找资料发现了很多生物由于当地环境的污染而无法生存的现象。在总结时,我顺理成章地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这一生物学基本理念。本次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造、求知的欲望。

总之,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应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发挥,更好地培养生物科学意识。

参考文献:

[1]谢华宁.初中生物教学怎样适应义务教育的需要[J].生物学通报,1995,VOL30(5).

[2]汤国平.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学中体验策略的探索[J].生命世界,99-101.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生物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