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感情朗读指导

2014-04-10 16:39颜雪冰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小学低年级

颜雪冰

摘 要: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而且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何为“有感情”?应该是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会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则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地读。文章围绕对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的指导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感情朗读 指导方法

感情朗读,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它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低年级学生由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他们来说,感情朗读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切实加以指导。

一、联系生活经验,迁移感情

生活经验的迁移,就是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我们所需指导的课文朗读中,使之产生共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应该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就越深切。”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迁移感情。

例如《乌鸦喝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水升高了,乌鸦喝着水了,却没有读出乌鸦喝着水之后的兴奋与激动。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想象:上完体育课,你们有没有感到过又累又渴?那时你的心情怎样?当你好不容易回教室终于喝到水了,你的心情又会怎样?这时,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课堂顿时沸腾起来。这就表明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激动和高兴的语气与表情便水到渠成了。

二、引导合理想象,激发感情

低年级课文虽寥寥数语,但其中也蕴含美的因素。如果能适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并反复吟诵,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回味出文章的余韵和余意。

第二册《雨铃铛》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春雨犹如精灵,赋予万物勃勃生机,催促万物迅速回归,复苏生长,开始新的生活。语言生动形象,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在指导朗读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春雨的声音、形状,给雨起名字。学生给雨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真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些甚至连成人也无法想到,如雨钻石、雨项链、花瓣雨、草莓雨、雨珍珠、雨琵琶、雨琴、雨帘等。想象之后进行朗读,这样,春雨的轻、细就被学生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三、运用音像课件,诱发感情

发挥电教手段的各种优势,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我播放音像课件“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吸引,不约而同地跟着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品析“白毛、浮、红掌、拨”等词语,感受美好的形象,古诗在语言上还给人以节奏感强、韵脚整齐、平仄得当、有快有慢、有抑有扬、富于节奏变化的美感,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诗人喜爱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利用脸部表情,传达感情

“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托尔斯泰)。低年级学生特别在意通过“视觉”接受教师的种种感情,然后表达出与老师同样的情感。

《春天的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我在范读时,眉眼舒展,始终带着微笑。此时,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小脸蛋上也露出甜甜的笑容。当读到最后一句“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的心头”时,我提高了音调,感情更加投入了,眼睛里仍含着笑意。我的感情很快被孩子们感应到,当孩子们捧起书朗读时,微笑已挂在嘴角,小脑袋也不经意地随着韵律晃动,感情十分投入,好像春天已在心头。

五、利用体态语言,丰富感情

体态语言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得到各种信息。在低年级的感情朗读训练中,体态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春天的手》一文中,写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抚摸着大地”,“掠过小河”、“拂过树梢”、“拍着我们的肩膀”,范读时,我分别加上动作,学生接收到这些体态信息,就知道这些句子要读得轻些。

体态语言不仅可以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是学生的学习语言。在感情朗读时,让学生恰当地、合理地配上一些动作,能更好地辅助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六、理解提示语,揣摩感情

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对话的提示语,引导学生揣摩文义,则可以使朗读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认真地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这是燕子妈妈第二次说的,如果没有“点点头”这个词,就表现不出燕子妈妈那种认真、肯定的感情。这时,就需要理解提示语的含义,朗读时才能揣摩出人物的内心,更好地表现文中的感情。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朗读手段,根植于课文这片“沃土”,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潜心体会,深入理解,使感情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小学低年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