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2014-04-10 22:34杨德菊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素质教育

杨德菊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种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新课程标准就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学习方式

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数学学科观,这种数学学科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以下就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的几点认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数学是一门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的科学”“数学是量的科学”“数学是结构的科学”“数学是引出必然性结论的科学”“纯数学是一组假设与演绎的理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家们这样论述什么是数学。但是,数学家们论述的是“数学科学”,却不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它和数学科学既有本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不在于或主要不在于培养数学家,而在于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即: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数学教育教学重心的转移。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如果说作为科学的数学的面孔是“严肃”的,那么,作为教育内容的小学数学的面孔则是“活泼”的、“亲切”的。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作为学科数学的小学数学与数学科学在目的、形式、顺序、认识的起点上(或基础上)是不同的。数学科学,是精确地阐明某些数学理论、是严格的推理、是以数学理论的逻辑系统进行编制。小学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是学生“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每个学生并不是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一个体系。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如,小学生学习加法的时候,并不是从定义出发的,而是从生活中的加法的事例出发,然后总结出加法的法则和意义的。尚未入学的儿童掌握的数学知识已经相当丰富,这些数学知识虽然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对学生来说是生动、有趣和真实的,它是在学校中学习学校数学知识的必要基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对现实经验的理解、反思和抽象的过程。所以,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当具备他们所感兴趣的实际背景——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即:充分将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等因素作为课程的来源。

三、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教学

自从夸美纽斯创造班级授课制以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的弊端在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才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即: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评价建议要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作为科学的数学,是将人类所发现的数学规律,即数学研究对象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序关系等,按数学自身的逻辑结构建立科学的体系。传统的小学生学习数学,多数教师着重从应试的角度让学生去记忆知识点、背公式、记题型、做大量习题。学生考试时,先看是什么题型,然后套用以前做过的同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一旦碰到不知什么题型的试题,就不会做。因而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内、考试时感觉到数学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小学生学习数学不是为了构建一个逻辑体系,而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一是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二是要注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展现获取知识时“想”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适应,使他们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即: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使学生的和谐发展。

民族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引导学生以数学的工具去发现、预知未来,认识未知世界。而创新是与个性分不开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应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数学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可能有错的数学活动结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正确的结论。面对小学生,数学不应是铁板一块,不是顺顺当当地就得出结论、得到增长和发展的。数学,是在生长中!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素质教育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