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正
中国学生大多数到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农村学生可能还更晚些,此时他们的汉语思维已基本形成,汉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影响心理学上称之为迁移。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起促进作用,对学习英语形成帮助,负迁移则为干扰因素,给英语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语言偏误。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利用正迁移,遏制负迁移,顺利地让英语语言的学习,从初级阶段向高一级阶段迈进,最终达到享受英语思维的高级阶段。
一、适用母语,使之正迁移
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在英语学习初级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二者的共性,并把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使母语的影响正迁移。
汉语音节中不可能缺少韵母,韵母可独自成一个音节;同样,英语音节中也不能缺少元音(/m/、/n/、 /ng/、/l/除外),英语元音也可独自成一个音节。汉语有声母m、 n、 l和r 等,英语辅音也有相对应的/m/、/n/、/l/ 和/r/ 等。汉语拼音中有i、u和a,英语中也有相对应的音素/i:/、/u:/和/a:/。一般来说中国学生会发汉语声母p、b、t、d、k、g、f,他们就不难发英语辅音/p/、/b/、/t/、/d/、/k/、/g/、/f/,这是因为这些汉语的声母和英语对应的辅音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基本相似。汉字的四声也是如此,它相当于英语单词的轻重音。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适当考虑使用母语对比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更容易领会发音技巧。
词汇的掌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词汇的吸收掌握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可借助联想法与对比法去进行教学。每一个学生对母语的熟知程度远远高于英语,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若能借助母语的相关理解与联想,这对学生的词汇学习会大有帮助。相反,若全用英语来解释词汇,尤其对一些意思抽象且比较专业的单词,用英语解释起来非常繁琐不易懂。举个简单的例子:解释distillation一词,其英文解释是something that consists of the essential points, aspects, or implications of something larger or longer,其中essential和implications又是生词,学生不知其义,教师又要进一步解释这些词,结果学生越听越糊涂,教师也“出力不讨好”。若用母语解释既准确又易懂。汉字构字法与英语构词法也有相似之处。如在某汉字左边或右边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就会成另外一个字,一个英语单词在前边或后边加上不同的前缀或后缀也会形成另外的一个词。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英语单词的构成,哪些字母是词根,哪些字母属于词缀,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但扩大了词汇量,而且记忆效率高,记忆效果好,这就是正迁移的有用之处。
汉语和英语在句型的构成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些都可使母语的影响正迁移,让初学者比较快地掌握这些句型。如:I love you我爱你,其结构完全一样,即“主+谓+宾”。可以说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在结构上都有和中文相似之处,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这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适当地进行中英文句型对比,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并运用于交际中。同样有些复合句的掌握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汉语的经验也能轻车熟路。如果能够在学习英语之前,对这些汉语知识有所了解或者有所掌握,会对英语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
二、少用母语,遏制负迁移
Chinglish的意思是中国式英语,也就是表达出来的英语一般只有中国人自己理解,老外听起来或看起来云里雾里。比如中国学生会写出以下错误句子:
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
I was very happy to hear from your letter yesterday.
His grandpa has died for three years.
By bike is a good way to go to school.
Our population is many.
The door ticket is expensive.
再比如“大雨”常被误译为“big rain” ,“红茶”误译为 “red tea” ,“看报” 误译为“look a newspaper” ,“人山人海” 误译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等。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错误,是因为学生的母语水平与英语水平相差悬殊,母语厚实而英语贫乏,这样就会自然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劫富济贫” ,缩小“贫富不均”的差距,尽可能少地使用母语,尽可能多地用地道英语,加大原汁原味英语语言输入,杜绝“伪劣”英语,遏制负迁移。 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好前期预设工作,防止负迁移发生,进行情景教学。运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产生丰富联想,把想象与思考融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师要逐渐让学生加强朗读、阅读训练,多讲英语笑话或故事,适当读英文诗句或唱英文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课后边玩边观看纯英语动画和原版电影,让学生接触最纯正的英文,寓学于乐。久而久之,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水平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就会逐渐自然,逐渐地道,中国味就会大大减少。需要强调是,这个过程是学习英语语言最重要、最艰巨、最费时间和最费精力的过程,是英语学习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的过渡阶段,它为摆脱母语、享受英语思维的高级阶段奠定了基础。
三、摆脱母语,享受英语思维
可以这么说:摆脱母语,享受英语思维是学习英语的高级阶段,也是最高境界。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国人用英语写的文章简单易懂,中国人相互间的英语会话也对答自如,但是拿到了英文原著却反应迟钝,一脸茫然,遇到了老外却有口难张,不知所措。所以说要真正学到脱口而出的地地道道的英语,最好的途径还是要走出国门,到英语国家生活,在强大的英语环境熏陶下,就会自然地很快地摆脱母语,无意中学会了英语思维方式。但这一途径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英语课堂是大多数中国人首选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它既经济又实惠,既可行又可控,是最常用、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好好把握每一节英语课,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尽一切可能把英语国家的环境“复制”到英语课堂上来,模拟英语国家人的生活习俗、学习方法和工作风格,让学生摆脱母语,身临其境。学习英语最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模仿。所谓模仿就是要在构词造句、篇章结构和语气上跟“原生”英语一样,模仿得越像、越彻底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懈的努力,英语思维模式就自然形成,不觉中忘记了母语。模仿的过程就好比一个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素描一样,模仿对象是面前的一幅画或几件物,要想学好素描必须反反复复对着参照物进行描绘,一定程度后,也可以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写生也是对着自然物或风景进行描绘。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境界,就可以抛开一切物体,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了,这就进入了高级阶段,即和英语国家本土人士一样,不受其他语言干扰,自然而然用英语思维进行表达。可以这么说:英语思维不是通过理解学出来的,而是经过模仿再模仿,循环往复,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旦进入了高级阶段,就可以享受英语,随心所欲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英语世界里畅想遨游,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
学好英语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迁移规律时常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好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遏制负迁移,不断扩大英语语言学习成果,最终到达享受英语的彼岸。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