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初中生作文难教。一是无话可说,无文可写;二是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似懂非懂,实际作文时无法下笔;三是教师的评语没能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目的。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形成了这样一些思考。
一、 激发兴趣,开启“米”仓,让学生有话可说——想写
让学生有话可说,先得消除其惧怕心理。写作是极平常的事,这是要给学生树立的观念。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消除学生惧写心理,教师不能眼高手低,当切合初中生实际,切合每位学生的写作实际。当少一些空洞理论,多一些具体分析。我们不妨多举一些实例,并非总要挑选名家名篇,学生的优秀习作或病例,就可用来分析解剖,这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
读书和感悟是学生主要的写作“米”仓。“米”就是写作素材。“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读书要作为首选。为此,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读,尽可能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语感的作用,写作需要语感。教师要授之以方法,让学生会读,引导学生在领会内容的同时,注意研习其写作方法。勤写读后感可以强化学生思考,思考出真知;写读后感就是在作文,自然能够练就写的能力。“米”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则是生活。每个人都有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每一点滴都能写进作文。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练就一种“独到而敏锐的感悟能力”。我们不妨经常性有意识地发问学生:今天你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能说说具体细节吗?有哪些思考呢?等等。如果我们能进行追问,逼迫学生思考,经常日久,学生的目光和思维渐趋转换,自然而然会留意到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进而生成独特的自我体验,这些正是写好作文所必需的。有读书有生活,学生自然会感到有话可说,有“米”下锅了。
说,同样是获取“米”的重要途径。练就说,可以促进写的能力提高。笔者一直坚持作文课前“两分钟说话”的做法,效果尚好。通常,我对内容不作统一,仅要求做到新颖,简明,流畅,一个中心。让学生轮流说,大家一起听,看谁说得好。仅在说话,内容可以就自己的兴趣选,无需太担心说不出话来。两分钟时间虽短,但要达到老师的要求还得好好思量。实际上,教师让学生“口无遮拦”地说,即是在投其“趣”;而让学生保持适度紧张状态,则是在激发。“两分钟说话”的实质是在创设环境激发学生表达,逼迫学生说,鼓励大胆说,说出道道来。这样,学生为了能在课上讲好,通常会在课前充分准备。学生有了准备,再比较别人说,后听老师点评,日积月累,自然会养成留心生活,惯于感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何愁无话可说?只要心中有话,作文也仅是用笔写成的事了。
二、 师生互动,加强评改,让学生有话能说——会写
学生仅仅有话可说,还不行,还得能说,要会写。为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问题是,抽象概念讲多了,反而会让学生生厌;一点技法指导没有,那也成不了课,放牧式写作教学,只能是散沙一盘。于是,“精讲”成了必然。
精讲,首先用时要少。两节作文课,以半节课指导为宜。事实证明,一节课的前半段,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注意力涣散,内容再精彩也难以引发学生兴趣。其次,内容要精。课内作文,一次一个训练专题。就题论题即好,不必面面俱到,不作泛泛而谈,不节外生枝。再次,要讲到位,能指出本次作文学生可能出现的盲点就是到位,能帮学生挖出题眼就是到位,能析出题旨就是到位。
精讲,贵在借例析法。例子,可来自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可以借助学生的各类习作,身边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也最容易被接受。文无定法,但就学生而言,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还是必须的。初学者,宜当模仿。如何选题,怎样开头,结尾注意点等等。我们可以拿来佳作名篇,边读边评,边评边析。还可以拿学生的习作来进行点评,区分优劣,在比较中让学生建立认识,有所鉴别,从而把所学技法切实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精讲,当是师生的互动行为。教师要重启发。学生有疑必生急,有急当作思,有思才有答。借助学生的“愤”“悱”状态,激发其情趣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讲。一篇作文的题目,教师在做分析前,不妨给个思路定个范围,让学生先试着讲讲,看看要点和注意点在哪里。各类习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然后请其评析优劣。一个同学讲,其他同学听,相互之间提问交流。教师也仅作提问解疑,穿插点评以及必要的总结归纳。
修改是写作的必须环节。一种方式是学生自改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点评,改动要少,仅做圈圈点点即可。比如,既然是在做专题训练,那就点在专题上,一般不涉及其他。其二,尽可能点在问题上,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并非什么文章都照着完美地标准去要求。其三,语言要见鼓励,不能冷若冰霜。教师重在发现习作中的亮点,就亮点加以充分肯定。教师点评重在整体,至于错别字、标点以及病句之类,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改。自改是必须的,“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另一种方式是学生互改与教师点拨的结合。让学生互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同时也是智慧集成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自身问题往往自己不可能悉数找到,而让同学改则可以弥补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互改能够让老师腾出更多的时间以评析学生的诸多共性问题。当然,为了避免随意,学生互改同样离不开老师必要的点拨指导。教师可以在先前给出相应的范文及评改标准,可以统一修改符号等等。评改之后,当及时总结得失。改得好的,可以拿出来亮相,好让大家一起学习。
通过教师精讲,并结合多种方式评改,学生大都能够对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有所掌握。有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方能做到有话能说,会写。
三、 循序渐进,笔耕不辍,让学生有话常说——多写
巴金先生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古今中外的作家,有哪一位不是靠写,笔耕不辍而成为作家的呢?作家如此,学生习作更应当多练。
写的形式很多,可以日记,可以周记,写读书笔记,写讲演稿,写各类随笔,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不拘一格。凡事想到即写,写了就要成文。练笔要勤,天天写,时时写,让学生视写作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通过写调动思维,借助思维促发写,思维不断,练笔不停。
学生练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如若随意,就像荒地野草,纵然长势茂盛,却显杂乱不堪,良莠不齐。教师引导,要区分不同时段。比如初一年级,可以多训练记叙类的文章,侧重要求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能够有一个明晰的思路和集中的主旨。教师引导,二是讲求必要的形式。演讲稿、读后感等各有其固有的特征,教师需要在练笔之前,做必要的讲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教师引导,不忘辅之以必要的方法。每次一个练笔重点,唯有将训练重点讲清楚,学生才会懂得怎样去写。教师引导,时时不忘鼓励。我们可以从学生平时练笔中选出优秀篇章公开读,开辟黑板报专栏,选送参加比赛,甚至投稿等方式,对各类好的习作进行褒奖,勉励其不断进取。
“三写”,要写是根本前提,会写是教学目标,多写则是重要保证,三者相辅相成。唯有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热情鼓励下,将三者综合起来,方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