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教材,高效教学

2014-04-04 00:31王世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炼字荷香动静

王世伟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文。不论是写景营造环境的静、雅、美,描写手段的多样,修辞手法的新奇,抑或是情感抒发的委婉深挚,这篇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学习鉴赏价值。在多次授课的过程中,《荷塘月色》给笔者愈加强烈的感受在于其“一动一静,化而为工;写景写情,趋于造境”。抓住动静,不论是造句、炼字,还是情景之变化也便条分缕析,一眼分明了。

一、一动一静,化而为工

动与静的关系一般有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几种,其中又尤以以动写静最为常见。在文章或诗歌中,动静是一种分明的、相对独立的表现手法。在《荷塘月色》中也有这样分明的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里用“蝉声、蛙声”的热闹反衬月下荷塘的宁谧,自己内心的苦闷孤独。这是明显的,可直观感受发现的。但《荷塘月色》中更为精彩的是将动静熔铸于修辞、炼字,在具体的描写中糅合多种手法,用动静去强化修辞、用语的形象性,从而收到感受细腻、联想丰富的艺术效果。如脍炙人口的名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群”,既因其比喻新奇而动人,舞女的裙裾与荷叶在水面上自然舒展的美丽姿态,何其相似;又因其于静中赋予的动感而撩人,荷叶本是静止的,但“舞女的裙”却偏偏引发了人裙裾翻飞的动感联想,也惟其翻飞的形象,才于舞女的裙与荷叶之间形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分神似,多了一分美的联想。这种以动写静、化静为动的写法暗藏于比喻之中,新奇而意味隽永,感受细腻、温润,耐人回味。相似的例子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运用了通感,将“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结合起来写,由嗅觉而听觉,从味香到歌甜,反复强化,不仅将荷香写得美好异常,还扩大了写景的意境内涵。而其中的“渺茫的歌声”,又以动衬静,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在这优雅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才得以放开心怀,宁静心神,才得以细细体味到这缕缕淡雅的荷香,歌声之动,荷香之幽,一动一静,一虚一实,互为呈现。

还有炼字。“字”需要“炼”,不仅因其有意义上的差别,更有表达效果上的差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笼”历来为人所称道。“泻”不仅源于流水的比喻,试想月光是相对静止的,而泻则赋予其以动感,这以动写静的手法何尝不是强化了“流水”的比喻,将月光“流水”一般的形象写得动感十足,如倾如泻,畅快淋漓。“浮、洗、笼”也有相同的艺术效果。

可以看出,《荷塘月色》中的动静,不是简单的动景与静景的对照映衬,它将炼字、修辞与动静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的融合,使动静贯穿于修辞中,强化了修辞的表达效果。因此,不论是塘上的月色还是月下的荷塘,在寂静的夜晚才都静谧而不乏生机,朦胧又显清丽。

二、 写景写情,趋于造境

“境”是中国文学中独有的概念。“境”有内外之分,外是环境,內是心境。在外在的环境上,《荷塘月色》开篇“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以动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寞;夜游荷塘,蝉声、蛙声,以动衬静,突出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静谧美好;回家之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则从正面突出了环境的安静。而与之相对,是人的心境则经历了微妙的一系列变化,开篇在静寂的夜晚,诗人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致走在去往荷塘的小煤屑路上,不禁觉得幽僻,还感到寂寞,心绪难宁;来到月下静美雅致的荷塘,观荷叶、赏荷花、闻荷香、沐月光,作者虽未直言,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一片淡淡宁静、和谐、幽美、朦胧的荷塘月色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以及自身和谐宁静的心境;但好景不长,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从沉浸在自然美景中获得解脱的淡淡喜悦中清醒过来,重归纷扰无奈的现实,流露出孤寂、哀愁的情感。回家路上,触景而生情,采莲的旧俗和《西洲曲》勾起作者更加强烈的思乡之念和不满现实渴望摆脱苦闷而不得的烦恼。作者的心境在文章中大致经历了“不宁静——暂得宁静——极不宁静”的变化。我们将环境与心境对照来看,开篇和结尾环境的静又是衬托内心的不宁静,而中间写景部分则采用了以动写静、融情入景的手法。

诗歌散文讲求意境,什么是意境呢?简单来说:移情于物,借物造景而抒情。《荷塘月色》中荷塘月色的描写是熔铸了诗人情感的意境,而开篇离家与结尾回家时的静谧又何尝不是移注了诗人情感的意境呢?那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无可告诉,那种“斯人独憔悴”的黯然神伤,不正是于无声处我们所闻所感受到的吗?而这便是朱自清动与静的妙笔。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炼字荷香动静
初探雨林
荷香
微·视界
动静之间
荷香蜜蜂来
荷塘月色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真实、大众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