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化手段在高等教育领域迅速推广,网络媒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运用网络这一信息化平台来提升教育实效性。
主体间性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性和相关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1]359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以下特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形成的是互为对象化的关系,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但他们又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1]338受教育者不再被当做受支配的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互为主体的存在方式,双方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交往主体,彼此承认对方的主体地位,对教育活动都有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权利。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关系,将之与“主—主”双主体关系进行整合,构建了“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手段等)—主体(受教育者)”教育模式。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不再是支配性关系,而是平等对话关系,双方在人格、话语权、教育机会选择权等方面是平等的,受教育者不是被驯化的工具和简单的对象,而是有思想、灵魂和需求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思想驯化,而是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双向理解,从而引起思想上共鸣的过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凭借在理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优势,单向灌输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受教育者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主体间性理论特别强调“交往性”,强调主体之间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彼此的交往关系,通过教育的实践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协调一致。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平等对话、积极互动,教育过程是一个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交汇和融合的动态过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网络信息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拓展人们的知识、提升人们的素质,但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发性,也不得不让我们防范负面信息的影响。规范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性手段。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社会的“去中心化”,抹去了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唯我性”,在网络空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二分状态不复存在,形成了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置于平等的地位,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有效信息中,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的效果。可见,运用网络媒介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点,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往往由于没有“有的放矢”,没有针对受教育者的特点针对性开展工作。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面对的是90后学生,受成长环境影响,他们有着自信、开放、时代感强、个性鲜明、主体意识强等特点,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对新问题、新情况有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网上购物、网上交流互动、搜索网络信息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网络信息化浪潮中,是名副其实的网络新一代,这就势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将视角延伸至网络信息化载体。网络集学习、娱乐、交流功能于一体,满足了教育对象崇尚自由、多元化的学习氛围,更愿意接受启发式、发散式的教育模式的心理特点,为其提供资源共享、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发挥了网络育人的潜移默化效果,更好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教育目标的整齐划一,教育过程单向灌输,倡导教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受教者的客观需要,从而削弱了教育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对于传统学校里那种权威式的传授知识的方式要重新进行估价。”[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重新估价传统教育方式的时候应运而生,它注重的是教者和受教者的相互尊重、交流、沟通,促使二者在提升自身的主体性的同时也推动了对方主体性的发展与完善,从而达到思想素质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无疑证明交往实践活动是增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网络载体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为教育双方的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受教者可以从海量的网络资源自主择取信息,也可以自由、平等地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传递给教育者,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教者可以形式多样地传递教育信息,还可以多渠道掌握受教者思想动态,获取各种信息反馈,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媒介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即多媒体化,是指向公众提供的,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多种通信媒介为一体的,具有集成性、同步性与交互性的通信方式[3]。网络具备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于一体的兼容性优势,传播的信息内容丰富多彩,形态多种多样,为我们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资源课程等,搭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平台,充分整合网络资源,深化教育内容,优化配置与教育内容匹配的情境,使传递的教育信息动静结合、图文并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内容。
良好的交流互动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营造平等的氛围、提供互动平台、激发内在潜能,使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自主选择相统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取得理想效果。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优化主体间交往的网络环境,在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一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及时解疑释惑。QQ等即时通讯工具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深得广大学子的喜爱。教育者通过使用这些媒介,利用具有亲和力的网络语言,通过在线交流、网上留言、网络群聊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为其解疑答惑,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向平等。二是利用BBS等论坛进行舆论引导。BBS以其自由开放、匿名平等等特点逐渐成为学生交流思想、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因势利导地掌握运用校园BBS的舆论引导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空间发挥实效,真正做到“虚实结合”、”虚为实用“。三是利用微博客进行心灵沟通。博客、微博的出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记录生活、抒发心情、交流讨论的精神家园,为教育者了解受教者思想状况、心理倾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网络空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和相互间的理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民主、平等关系,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自我教育、内化思想、外化行为等方面。
人的成长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受到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环境的制约,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个社会体系,依靠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形成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局面,进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发展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网络媒介作为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拓展了载体。一方面网络为受教者提供了接触社会、开阔视野的渠道,使受教育者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学会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网络载体与外界社会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将社会需求与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对比,继而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了适应社会能力。另一方面,网络为每个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技术的学习与互助,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这种互动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发挥了群体组织主动组织、承担、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形成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与个体在内的相互支持的网络主体交往合力,集合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社会各方面教育信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大学生个体在政治思想上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同时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2.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