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亚波
摘 要:学法指导可有以下几点尝试:1.采取调查法,变被动为主动。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3.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对促进知识的应用很重要。新课程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物理学科教师更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关键词:调查合作;学法指导,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就应该是对受教育者赏识、激励和指导。这是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用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里更多体现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又体现在教师如何教会他们学习,即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指导的几点尝试。
一、采取调查法,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对促进知识的应用很重要。教师通过让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获得科学知识和促进技能的提高。例如,学生学习了光学知识后,要求学生调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知识;学习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后,让学生调查了解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本地的利用情况;学习了电学知识,要求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违反安全用电的事例及造成的后果。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及电池的回收等。
二、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应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物理课上提出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问题可能更有挑战性。课堂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大了,学生的思维会活跃,他们会提出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会问得教师措手不及。古时候不就有“两小儿辩日”的问题吗?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鼓励学生共同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师生互相促进。
例如,我在讲摩擦力的方向和影响摩擦力因素的原因时,同学们提出很多教材上没有的问题:①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系吗?②摩擦力都阻碍物体的运动吗?摩擦力可不可以做动力?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系吗?③骑自行车时,自行车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方向如何?④人在地面上行走时摩擦力方向如何?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使摩擦力的知识超出了教材和课标的范围,按同学们现有的知识准备,要准确的回答这些问题不是学生独立探究就可以完成好的,于是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分类。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和兴趣任选几项或几类进行探究。同学们开始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教具,或走下课桌体验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可以边巡视边鼓励,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每个小组的热情一定都非常高。面对一个个难题被同学们纷纷解决,同学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放手发挥学生潜能,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使学生走进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通过合作,观察、实验、操作、收集信息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體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了张扬自我的“言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除了班级小组合作以外,同年级组的学生也可以班级合作探究。较大的或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可以采取跨班级或跨年级的合作方式,甚至需要大范围调查研究主题,还可以采取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方式。我们应该随时准备放手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的方式。
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物理学科教师更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教学中,一些探究型的实验按: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这七个基本步骤去安排教学,每次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就是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
教师重视对学法方面的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探究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是教学民主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保证。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才能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编辑 李艳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