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学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而且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根据实际的语文教学经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其实质就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感及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能够在课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生生互动,可以发挥课堂合作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推动下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将课堂互动理念全面贯彻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呢?以下,跟随笔者的思路,总结一下笔者的教学
方法。
一、把握课堂互动最佳时机,以增强互动
在笔者看来,并不是在课堂上进行任意的互动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意愿就能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课堂互动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要把握好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这样做才能将课堂互动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由于初中生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触碰了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并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应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勇于发言、交流的园地。
例如,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之后我给学生讲解了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悉心照顾我,令我感动和至今难忘的事情。学生听了我的故事之后,有的学生毫无掩饰地向所有学生说出了小时候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很渴望母爱,有的学生将母亲送自己上学的场景在学生面前讲述了出来,整个课堂注入了浓浓的情感气息,于是我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文章作者真挚的情感,并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整节课就能够更加生活化,课堂互动效益也会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化课堂互动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需要。在互动中增强教学实效,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来。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并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就要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强化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说,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向學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长妈妈吗?为什么喜欢?此时,课堂上你一句我一句的声音布满了整个课堂,有的学生说长妈妈人好、善良,有的学生说被阿长的生活细节所打动。在课堂互动体验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情感。
又如,在学习沈复的《童趣》一文时,为了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给学生讲述了我的童年趣事,讲述了我和童年小伙伴嬉戏的欢乐场景,之后我问学生童年生活有哪些记忆是深刻的,学生听到这个话题,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有的学生举手说,在童年的时候和小伙伴到草丛中放鹅子,有的学生说童年时候和小伙伴玩踢毽子、跳皮筋,捉蛐蛐。之后我开展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能勾起我们儿时回忆的文章,从中我们也会受到很多启发。接下来学生开始认真地阅读课文,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为了发挥课堂互动效果,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趣事的作文,然后每个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读给所有学生听,我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激活课堂互动
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师生互动教学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所以,在课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更有益于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挑战学习困难,并能够将课堂互动激活,使
课堂互动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笔者执教毛泽东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相关视频,同时又给学生播放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场面,之后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旨。整个教学的过程是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互动发展的情形,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共同学习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不但可以将课堂互动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互动,有助于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宋瑞琴.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祖国:教育版,2012(11).
[2]唐建成.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大观周刊,2011(4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