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活动导学 提升解题思维

2014-03-10 13:42丁文桂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初速度物块传送带

丁文桂

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恰当、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答,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本文将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笔者自编的一道传送带习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 如图所示,静止的水平传送带上,A、B两点间距L=4m,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现使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运

行,物块仍以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①当v=1m/s时;②当v=4m/s时;③当v=8m/s。

活动一、一题多解,提升思维的发散性

提问1:物块在滑上传送带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运动性质如何?

学生A:物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提问2:谁能说出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解题思路?

学生B:先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动摩擦因数。

板演1:(1)对物块的减速过程有v2-v20=-2aL

对物块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问3:上述解法是从力的瞬时效应,即力产生加速度的角度出发求解的,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学生C:还可以从力对空间累积效应,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这样的试题,由于其错误较隐蔽,一般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加上其在考查学生解题能力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辅资料和试卷所选用。但作为教师,在编制和使用试题时,对试题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识性和技巧性原则的同时,也要重视其科学性原则,既要避免出现题干中措词、表达上欠妥或不严密的现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题设过程相矛盾的隐性错误,否则容易导致让一些思维较严密的学生无从作答。endprint

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恰当、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答,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本文将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笔者自编的一道传送带习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 如图所示,静止的水平传送带上,A、B两点间距L=4m,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现使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运

行,物块仍以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①当v=1m/s时;②当v=4m/s时;③当v=8m/s。

活动一、一题多解,提升思维的发散性

提问1:物块在滑上传送带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运动性质如何?

学生A:物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提问2:谁能说出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解题思路?

学生B:先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动摩擦因数。

板演1:(1)对物块的减速过程有v2-v20=-2aL

对物块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问3:上述解法是从力的瞬时效应,即力产生加速度的角度出发求解的,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学生C:还可以从力对空间累积效应,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这样的试题,由于其错误较隐蔽,一般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加上其在考查学生解题能力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辅资料和试卷所选用。但作为教师,在编制和使用试题时,对试题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识性和技巧性原则的同时,也要重视其科学性原则,既要避免出现题干中措词、表达上欠妥或不严密的现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题设过程相矛盾的隐性错误,否则容易导致让一些思维较严密的学生无从作答。endprint

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恰当、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答,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本文将以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笔者自编的一道传送带习题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 如图所示,静止的水平传送带上,A、B两点间距L=4m,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以水平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现使传送带按顺时针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运

行,物块仍以初速度v0=6m/s从A端滑上传送带,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①当v=1m/s时;②当v=4m/s时;③当v=8m/s。

活动一、一题多解,提升思维的发散性

提问1:物块在滑上传送带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运动性质如何?

学生A:物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块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提问2:谁能说出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解题思路?

学生B:先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求动摩擦因数。

板演1:(1)对物块的减速过程有v2-v20=-2aL

对物块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问3:上述解法是从力的瞬时效应,即力产生加速度的角度出发求解的,你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学生C:还可以从力对空间累积效应,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这样的试题,由于其错误较隐蔽,一般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加上其在考查学生解题能力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辅资料和试卷所选用。但作为教师,在编制和使用试题时,对试题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识性和技巧性原则的同时,也要重视其科学性原则,既要避免出现题干中措词、表达上欠妥或不严密的现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题设过程相矛盾的隐性错误,否则容易导致让一些思维较严密的学生无从作答。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速度物块传送带
倾斜传送带问题突破
浅探传送带模型的分析策略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AGPM控制系统分析及最适初速度优化算法研究
物块在倾斜匀速运动传送带上的几类运动情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关于瓦斯放散初速度实验留样再测的探讨
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剖析
粗糙水平面上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一道从多方面多层次考查能力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