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明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式学习 教学运用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进行阐述。
1.营造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理
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人的求知欲望使其对未知的问题充满兴趣,并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把即将学习的内容假设成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该问题的数学思考,循序渐进,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浓厚的兴趣思考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答,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例如,在讲授九九乘法表一课前,我提出和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任意学生说出一个数,我就能很快得到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的结果。比如5,两个5相加是10,三个5相加是15,八个5相加是40。学生踊跃发言,几番测试后我都能又快又准地说出答案,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此时,我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向学生讲解乘法的基础知识,告诉学生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设置悬念学习知识,既有助于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又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1]。
2.开放课堂时间,诱导自主探寻
旧教学模式是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新课改后,教师应学会善意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梳理、加工陌生的新知识。每个人思考方式均有差异,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思考,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大胆按照自己的个性探索、发现。自主探究新知识是一个学习知识、独立思考后提出解决方法的过程,此过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2]。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提出质疑、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探讨的过程,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给予适时引导,应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学习、思考。
3.组成讨论小组,交流思考方案
现阶段,集体研究是科研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研究的开展往往是由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提出各种设想方案,按照某个可行方案,明确分工,协调有序地完成科研课题。探究式学习属于“类科研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体会科研心得。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根据问题提出各种方案、修改方案、讨论交流、得到解决对策,如学生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可向老师求助。如在学习圆柱面积一节时,可向学生每人提供一个纸杯,让其想方设法求得纸杯的面积。学生想象纸杯由长方形纸片卷成,提出如何把圆转成长方形的问题。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一学生提出把纸杯剪开,拿掉底部,展开纸杯,显然易知该长方形面积就是圆柱的侧表面积,通过测量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便可得出圆柱的侧表面积。圆柱的面积等于侧面积与底面积之和[3]。通过让学生自己努力获得新知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4.体验探索过程,收获学习成果
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的“自己发现”,即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如在讲授“认识时、分、秒”一节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大挂钟,请学生观察时钟有几根指针,分别解释走最慢的是时针、最快的是秒针,让学生细致观察当挪动秒针一圈,时针和分针各自转动情况。通过切身体会,同学们大致了解了分秒的关系,由于时分关系不好观察,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可提出“你几点起床?”“几点来学校?”“吃早餐花了几分钟?”“课后活动时间有多久?”等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眨眼、拍手、跺脚等有节奏的行为,让学生对“秒”有基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后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较合理的教学形态,应用于教学中使每位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目的不在于得到答案,它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从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慧.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J].学周刊,2011,12(22):230.
[2]李炽朋.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0(08):52-53.
[3]杨利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8(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