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叛逆”实现新闻报道中的忠诚跨界传播

2014-03-03 21:55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叛逆原语译语

刘 影

(新疆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新闻,作为一种较为客观的传播渠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英之间的不同文化差异导致新闻报道的原则和内容的不同,这给译者的翻译工作提出了难题。本文以“和田农业发展”的一则新闻报道为例,结合全译与变译的相关理论,讨论了汉语新闻英译的翻译过程。

一、新闻报道的特点

1943年,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1]。

根据新闻的含义,可以列举以下几种特点:(1)从文风上,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内容实用。(2)从功能上,具有社会价值,是传递信息的载体。(3)从语言结构上,其句式关系分明,结构安排精细。(4)从内容上,必须是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也不能夸大或缩小。[2]侯维瑞曾说,新闻报道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即迅速及时地报道时事新闻,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3]

二、全译与变译以及其关系

(一)全译

全译是指对原文的完整性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两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4]黄忠廉先生认为全译是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者的创造性仅表现在词句和修辞手段的选择上。[5]

(二)变译

变译是针对全译提出来的,它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对各种信息做出判断能不能变通;其次要选择变通的内容与方法。[6]

(三)全译与变译的关系

全译与变译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变”度不同。全译中的变只是微调,它是尽量减少内容的变化与损失,而变异则是对原作的大幅度的调整与修改,其目的在于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所需的特定信息。相对于全译,变异给予了译者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在原来内容基本思想不变的情况下从内容上、形式上进行有针对的修改。

三、新闻报道翻译中的全译与变译

(一)新闻传播学对全译与变译理论的指导

新闻翻译活动产生于对外宣传的文化交流中,其主要目的是将原语文化信息转化成译语文化信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特定需求,达到语言在不同文化意识形态中传播的目的。[7]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新闻翻译人员不仅要掌握翻译的技巧还应了解相关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传播学上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8]由这种模式,可以看出信息传播的过程由传播者发出信息,通过某种传播媒介,传递给大众,看引起的反映。

而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更为复杂,一般信息是在同一种语言环境下的传播;新闻翻译是将原语新闻翻译成译语新闻,是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得到传播。由于原语与译语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使得新闻译者充当着两种角色,既是原语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译语信息的发出者,将信息再次编码。

黄忠廉在其《变译理论》(2002)一书中说“变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以满足读者特定需求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6]在新闻翻译中,特定读者是指目标语新闻受众,特殊需求就是获取瞬息万变的新闻事实,特定条件是指目的语新闻受众在社会性质、文化、教育背景等方面与原语新闻受众的趋异性。在翻译新闻的过程中,为了使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最大化,译者有意识地对原文本进行合理的重新编排,对内容进行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整理。

(二)全译与变译在新闻报道翻译中的运用——以和田农业新闻为例

在报道农业方面的新闻时,国内外都有些共同点。在了解一些相似点之后,译者可以在新闻汉译英时,对相关内容进行保留,然而对于一些象征性的大话、套话可以删掉或者进行一些调整改变以适应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

1.全译的应用

全译要求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保持原作的风格,译者的创造性仅表现在词句和修辞手段的选择上,目的仍是力争使译文与原文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相似。对于新闻中引用的话,可以进行全译,因为引用的是别人的真实想法,如“这里是和田市拉斯奎镇阿瓦提村农民吾不力·卡斯木的蔬菜大棚,近几年,他种菜发了财。”译为“This vegetable greenhouse is Ubel· Kasem's,who is a farmer of Awat County,Laski Town in Hotan City.In recent years,he has made much profit from planting vegetables.”在这句话中难点是少数民族姓名和地名的翻译,维吾尔族语与阿拉伯语有些相似,翻译时可以借用阿拉伯语名字将“吾不力·卡斯木”英译为“Ubel·Kasem”,“拉斯奎”英译文“Laski”,“阿瓦提”英译文“Awat”,如果将其按汉语拼音写出来,就会显得格外别扭。

全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译,是尽量保留与原语信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相似,让目标语读者在尽可能多的了解原语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原语文本进行“微调”。

2.变译的应用

从整个新闻翻译实践过程中来看,变译考虑了新闻中的多方面因素,更容易得到读者们的青睐。根据黄忠廉的变译理论说,变译具有以下四大特征:(1)突出了人,即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2)超越了全译,即是对全译的进一步升华;(3)对原语作品的态度,有肯定也有否定;(4)使原作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更有可读性和利用价值。黄忠廉通过变通,总结出变译的几种手段: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

在实际的新闻翻译过程中,很少只用到单一的变通手段,通常多种变通方法同时使用,笔者将向大家呈现和田农业这篇报道中所用到的变译手段。

例1:和田地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发展设施农业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发展粮食生产充实群众的“米袋子”;发展优质林果业添装农民的“钱袋子”。

译: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Hotan area adheres to the policy of developing apparatus agriculture,improving food production and fruits production,in order to increase farmers’income.

在这段话中,用了几个形象词,“菜篮子”、“米袋子”和“钱袋子”,中国读者都知道这三个词语都是在指增加了农业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但是对于国外的读者,就不理解这几个形象词,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运用“编”的变通手段,可以直接译为“提高了农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样一目了然更利于国外读者的理解。

例2:全地区林果业面积已达150万亩,先后建成“千里葡萄长廊”、“万亩石榴园”、“万亩核桃基地”等,基本实现人均一亩果,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译:The total area of horticulture has reached 1.5 million acres,which has basically realized per acre for per farmer,which has drastically increased farmers’income.

中国的新闻报道喜欢用大词、夸词以表现规模之大,实力之强。句中的“千里葡萄长廊”、“万亩石榴园”、“万亩核桃基地”都是此类词语。但是西方新闻报道中不会用到此类词语,西方新闻以精确的事实、数字说话。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如果不加考虑将这些大词全部翻译成英语,内容就会显得空洞无趣,让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翻译就成了死译。在处理此类词句时,不妨采用“减”、“编”和“改”的变通手段。将大词减去,因为它们是对“全地区林果业面积已达150万亩”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所以可以将大词同数据词改编成一句话,即将其主题内容表达出来即可。新闻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要充分表现其语言功底以感染读者的,而新闻只要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即可。

例3:近年来,和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粮食、蔬菜生产和特色林果业,实施富民工程,全地区已建起蔬菜大棚44267座,占地2.9万亩,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远销乌鲁木齐、西藏阿里等地。

译:In the last few years,through vigorously developing grain,vegetables and featured horticulture,and implementing enriching-people project,Hotan area has built 44,267 vegetable greenhouses of 29,000 acres,whose production can be sold in local markets as well as be exported to Urumqi,Tibet Ali and other places.

在汉语新闻报道中,以小句为主,形式较散。而英语新闻报道以长句和从句为主,形式较为集中。如果将汉语新闻按全译的翻译方法来译,就会让英语读者觉得没有重点信息,宛如一盘散沙,信息传递效果不好。在处理此类新闻时,可以用编译的手段进行处理。刘其中认为“新闻编译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手段,将以原语语言写成的新闻进行翻译、加工、综合,使之成为用译语语言表达出来的新闻的翻译方法。”[9]

四、总结

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的各不相同,在新闻报道翻译中对原作进行结构重组、语式转换、内容整合,这种变通的手段虽有悖于原文但确实对原作价值的凸显有着重要的作用。新闻译者通过全译与变译理论来处理原语文本的信息,实现信息的跨文化交流,更是新闻传播实践的一种取向。

[1]新闻.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nQJ1LIWFZEXDwUryadbFJ6EP5WwuSVN-1CaOaxMqMlMtG9PcEeeV63gd3ts_5JQ.

[2]俞建村.论新闻报道的翻译特点[J].上海科技翻译,2001(3):25.

[3]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0-45.

[4]Nida 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2.

[5]黄忠廉.变译全译:一对新的翻译范畴[J].上海科技翻译,2002(3):5-6.

[6]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66-69.

[7]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9-64.

[8]连小英.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全译”与“变译”——以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为例[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4):50-54.

[9]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7.

猜你喜欢
叛逆原语译语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