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艳
摘 要: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旅游翻译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由文化因素而导致的翻译问题并探究了旅游翻译的原则,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旅游英语翻译 目标语 原语
一、简介
跨国旅行现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旅游翻译扮演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作为一种文化宣传的工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旅游业和文化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汉语和英语语言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在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体现在历史、美学、宗教、民俗等领域,旅游英语翻译包括释义、类比、放大、省略等,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清楚、正确地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
大多数的景点、历史名胜和中国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等。旅游宣传资料,介绍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渗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故事。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还是文化旅游。因此,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就是吸引旅游者,继承中国文化。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经济效益,我们必须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
例如高大雄伟的“the Hallelujah mountain(哈利路亚山)”是国际大片“Avanda”(阿凡达)中the“Pandora star”(潘多拉星球)的原型,来源于中国的张家界山,“nantianyizhu(南天一柱)”是“哈利路亚山(哈利路亚山)”的原型。
“nantianyizhu(南天一柱)”,也叫“qiankun zhu(乾坤柱)”,2010年1月25日正式更名为“the Hallelujah mountain(哈利路亚山)”,这一行为引起了数百万网民的热烈讨论。有些人主张这一点,但也有人反对。我支持前者,因为“the Hallelujah mountain(哈利路亚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声誉,我们为什么不作出改变呢?
无论是什么,旅游翻译的目的都是为了传达旅游文化,当然我们需要考虑经济效益,我们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旅游翻译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以下讨论。
二、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中外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挑战。要翻译这两种语言,除了要精通两种语言外,还必须了解两者的文化,甚至需要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是指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遗产。历史典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历史文化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也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意义。因为文化差异,大多数旅游资源在我国是中英翻译,但是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一些翻译错误不能被忽视,必须及时纠正。例如“出口road exit”被翻译为“export”、“眼科医院ophthalmologic hospital”被翻译成“eye hospital”、“一次性用品disposable supplies”译成了“一次性用品a time sex thing”,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和旅游景点这样讽刺性的错误,时不时地进入我们的视线。这一翻译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
导致这些错误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词汇空缺造成的误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教信仰、社会风俗,导致两种语言之间的词汇并非一一对应或者叠加。因此出现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词的空缺和冲突,这是由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
(1)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会形成语言的独特性,如“阴阳”、“八卦”、“气功”、“太极拳”等,严格地说,这些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还有饺子、粽子、元宵等这样的词也找不到翻译的对应词,如“饺子”翻译成“dumpling”,后者的意义其实更广泛。“粽子”可以解释为糯米团子,用竹叶或芦苇叶包裹(在端午节吃)”。但是如果外国的朋友不知道楚国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端午节的由及在那天吃粽子的原因,那么,粽子、饺子特有的文化气息就不会被传递。因此,许多专家主张采用直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式来保留这种词汇,保持特殊的文化联想意义。
(2)另一种现象是中国的一些词汇,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英语单词,但是它们的联想意义或隐含意义不可替代。以动植物的联想意义为例,在中英两国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相似的形象,像狐狸;一些代表完全不同的形象,就像狗与龙;有些差异是很微妙的,像猪。此外,颜色词在两种文化的含义中也有不同的联想,如柳树,红豆,松,竹,梅,兰,菊等,它们的联想意义和它们的表面含义完全不同。因此,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有文化障碍。
2.修辞差异导致的翻译障碍。
中国与说英语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这体现为语言布局和修辞方法的不同。汉族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思路,并强调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在语言上更关注的是文学的优雅和华丽。此外,还有“中庸”的哲学思想,中国美学理念特别强调的平衡之美,大规模使用四字短语尤其是那些除了使用对立面外还有彼此间有对等关系的,这种修辞出现极其频繁。例如天造地设a perfect match,天涯海角from China to Peru,四通八达extend in all directions,德高望重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等等。
在这些方面,西方的民族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哲学强调分析抽象的理性思维,考虑主观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注重模仿和再现。英语的语言形式强调的是简洁的句型和严谨作风,一丝不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注重逻辑和理性的传递。选择简洁的语言,形成直接和生动的描述。
中国和英语的旅游材料在术语和修辞方面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关于人物、章节布局、文体修辞,在美学标准和文学风格之间是大相径庭的。
三、旅游材料的翻译策略
旅游材料的多样性翻译更加复杂,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旅游材料,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1.旅游翻译策略
面对国外共同的游客,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可以采取字面翻译的方法,增加或减少信息和重组文本。
(1)忠于原文。
一些旅游材料可以字面翻译,但不会晦涩难懂。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直接就是忠实于原文。例如位于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located at Yongjia County domestic Nanxijiang,is honored as“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cradle”.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Located within Yongjia County,with a total area over 600 square kilometers,the Nanxi River,reputed as the“cradle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was appraised as national 4A tourist area by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2002.It stretches out for 145 kilometers with meandering water and flourishing forests on both banks,presenting a typical view of river-valley landform.
(2)增加或减少信息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传递充分的信息,有时翻译需要增加或减少的信息,避免晦涩难懂和冗长。
比如观光层高达263米,是鸟瞰全市景色的最佳处所,当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佘山、金山、崇明岛隐隐可见,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The observation deck,263 meters high,is the best place to get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On a sunny day,the deck commands an indistinct view of Mount Sheshan,Mount Jinshan and the Chongming Island far,far away. Standing on the deck,one get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is belittled.
上面这段翻译删除了“ascended Taishan,but small world”。如果“Taishan”被翻译,补充就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外国游客会发现它非常难以与“观光层”有关,所以删除此处是合适的。
(3)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
在不改变原文本含义的前提下,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原文的顺序,并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文本。
四、结语
本文讨论了文化因素在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的原则和策略。通过强化译者跨文化意识并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达到原文的交际功能。为了增强目标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者必须根据中国文化的取向,灵活并充分地应用目标语言的优势,并且使用一系列方法和策略强调目标文本。只有这样翻译文本才更容易被外国游客接受,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很有益。
参考文献:
[1]孙万彪,王恩铭.高级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公司,1998.
[3]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5]何自然.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