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2016-11-11 09:41李亚琼
考试周刊 2016年86期
关键词:叛逆智慧

李亚琼

摘 要: 叛逆期的学生经常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往往与家长及老师对抗,有时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与老师发生争执与对抗,老师此时应予以还击,当然这需要智慧,更多的时候应该冷处理,从长计议。

关键词: 师生冲突 挑衅 叛逆 对抗 智慧

我教授的学生是学舞蹈的艺术生,所在的学校是初高中六年制的。经过了初三的叛逆期和高一上学期的彷徨期,我们班30名学生基本都能进入常规学习中,不会为一些常规的“约束”而烦恼,比如:某某同学你的耳朵上是什么啊?老师我马上取,下不为例。某某同学,你周末超时半小时,怎么了啊?老师,回来路上有点堵车,我来和生活老师解释,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我保证。某某同学,今天你值日吧,卫生不过关,回宿舍重新打扫一下吧。老师,你可以让生活老师说一下具体问题吗?我们马上回去,争取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诸如此类问题,越来越少,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和学校的规定,更多的是习惯和理解,突然觉得咱们班学生一个个都长大了、懂事了。当然,新阶段有新问题出现,比如:学生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要武装自己,除了多读书外,还得与时俱进。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班男生的小火山爆发,以及我和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

从初一一进校,我就说咱班男生是班级顶梁柱,不能像女生那么细腻,要多一些宽容和大度,吃亏是福。班级卫生大扫除,男生主动要求承包擦窗户,当大扫除遇到专业课,男生包下所有卫生工作。我会借机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面子。有时私下和他们谈心:你们是班上的弱势群体,所以老师会给足你们面子,但是原则性的问题面前,我会要求更高,因为你们是男生,你们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本学期,因为苏老师和陈老师专场,我们班男生都上,节目也多,每次都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排练,男生的舞蹈力度要求更高,一场排练下来会很累,如果再接着上文化课,可想而知状态肯定不会好。某周六第四节课,上课铃响后,我们班张同学趴在桌上睡觉(其他同学状态都不错),叫醒他后,同学帮他解释:他参加苏老师专场六个节目(共十个),确实很辛苦。我也表示理解,但上课还得坚持啊。突然他一抬头,我发现他头上戴了顶帽子,我就问:你为什么戴帽子啊?“头发太长,苏老师要求留长的,节目需要”,“既然是节目需要,你就辛苦点,确实天气越来越热了,但上课不能戴帽子”(其实我就是想灭灭他的威风,这孩子自从莲花杯获得第二名后,就有点高傲,再加上他觉得他的优秀是给老师长脸,老师不会把我怎样。)。听到我提出的要求后,他反驳,“学校也没有规定上课不允许戴帽子”,“社会也没规定不允许穿泳衣逛街,你会穿泳衣逛街吗?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这么不识相啊,和你说话怎么这么费劲呢”?此时张同学低下了头,默默地拿掉了帽子……环顾全班,有的同学露出很解气的感觉,事后有同学反映:老师你管得对,他就仗着他专业不错,搞特殊化。

下课后,我把张同学叫到办公室,他已经平静了很多,我就问他:你怎么看待你自己的行为和老师的处理方法。他说:我最近排练真的特别累,我都快崩溃了,再加上天气热,心情烦躁,所以就顶撞了老师。我打开一瓶酸奶,递到他面前,说:老师知道你们最近特别辛苦,但是你除了学专业,还得学文化啊,老师很欣赏你的专业学习能力,但你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在老师面前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还有你作为专业好的学生、老师的得力干将,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如果老师上课戴一顶帽子,把眼睛给遮住,你觉得学生怎么看啊?老师,我能理解你的做法,接下来我会克服的(因为考虑接下来他的专业排练任务重,不能让孩子有太多心理包袱,我又和他交流了专业排练的细节,给他缓解排练的压力。)。

在师生冲突中,若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公然挑衅,教师要尽量做到:1.不要听之任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既然挑衅已经发生,那么为人师者要注意:千万不要以暴制暴,任何时候我们的方法是无害的,因为学生是来向我们学习的。2.不要试图当众说服学生,让他承认自己错了,因为对于挑衅的学生来说这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而是事关面子的问题,教师的说服教育不过是给他进一步挑衅的机会。上例中,教师发现张同学默默摘下帽子后,选择继续上课,下课后再找学生谈话。

当然,遇到学生的挑衅,现实中教师的行动大多是应激的,应激行为可能是机智有效的,但这样的机智不仅需要曾经的实践经验作支撑,而且需要机敏的情景判断、情景辨别和行动选择能力。没有这样的基础,大多应激行动缺乏专业技术含量,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所以,面对挑衅,教师应避免采取应激方式,马上冷静下来。

我们班另一名男生曾同学,因成绩下滑,家长决定没收其智能手机,给他一个只能接听电话的老人机。某天,我发现该生手上有个智能机,便询问,得知是别人借给他使用的,他觉得没有智能机很多时候太不方便。最关键,他没从思想上接受家长的这种行为,觉得你不让我用,我一定有其他方法。和他做了工作之后,他向我保证:下不为例,并写了保证。我也和他说明:不收手机可以,但要扣除德育分5分,并在班级档案中记过一次(一学期若不再犯第二次就撤销,否则德育分不合格),他同意并签字了。过了几天后,我无意中发现他在课间玩手机,一开始我以为他在玩别人的手机,心想:谁的手机没交?然后悄悄走到曾同学身边,他特别紧张,紧张中带着愤怒。随后,我说:交出来吧,他啪地把手机甩给我,没等我说一句话,就破门而出。当时我很生气,真想跑出去把他揪回来,但我看他跑进男厕所,稍微放心一点,随后,我让另一个男生将该生的桌子搬到办公室,一会儿曾同学进入办公室,情绪缓和了一些:老师,为什么把我课桌搬出来?我没有正面回答该生,而是反问:你觉得我是谁?老师啊,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提醒:我们前面刚开设的主题班会上讲了什么?)尊重啊,怎么尊重啊?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刚刚克制了吗?没有,但我跑出去就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刚刚幸好是下课,万一上课呢?你也用跑出去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绪吗?该生不回答,老师很开心那节班会课对你是有效果的,但还不够,而且迫于紧急性,有必要利用这节课咱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尊重老师。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学会诚信待人?(答应老师不再私下借别人手机,又签了字,但事实上没做到。)

所以,面对挑衅,教师都应慢下来,慢下来的时间“留白”,既给挑衅者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时间,又为自己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时间,寻找应对策略的时间。从身份上看,你是老师他是学生,你可以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尊重他人的行为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年龄身份的差异告诉我们,此时教师必须克制。本学期,我开设了一节主题班会《尊重,是最好的教养》,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反思:为什么要尊重别人?如何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即克制自己,克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惰性,克制自己的势利,克制自己为犯错找借口,克制人性的弱点……实际上这是对教师自己的要求。

应对挑衅,处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事后我们都应该进行检讨和审视,将经历转化为经验。对于经验,杜威曾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获得经验的目的是什么?用经验规划和指导未来。杜威还说:“‘从经验中学习,就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享受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连接。”以应对挑衅为例:“过去”意味着应对已经结束了;“现在”意味着要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未来”意味着要用获得的经验规划以后再遇到类似事件时自己合理的应对方式。

猜你喜欢
叛逆智慧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那些“叛逆”的姑娘,只是比你更了解自己而已
允许他更“叛逆”一些
说我“叛逆”?凭什么!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