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竹
摘 要 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变换,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充分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通过对诸多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在舞蹈教学中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课堂的策略,期望为舞蹈教学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舞蹈教学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to Dance Teaching
LIU Tianzhu
(Subsidiary Art Schoo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aching, and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can contribute to transform students' thinking,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fully complete the task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y factors, elaborated in the dance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build a harmonious classroom,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erfect dance teaching.
Key words classroom climate; dance teaching; learning motivation
1 教师的调节
在舞蹈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舞蹈教学与普通的文化课教学是不一样的,舞蹈是典型的一种人体艺术,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掌握好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学生平等对待问题方面出现欠缺,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1.1 改进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一是指教法,二是指学法。从信息论的观点看, 教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学是知识信息的接收,教学活动就是知识信息的传递接收过程。舞蹈教学其实是带有一些强制性的教学,如果不强制的话,学生就不会拥有良好的体态、身体的柔韧、掌握舞蹈的技巧和力量。因而产生了舞蹈教学的矛盾,如果教师有一点不重视的话,进行舞蹈教学中的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
西方学者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只有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课堂气氛。在和谐的舞蹈课堂中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了解与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够与教师互动,能够主动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相反的话,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很容易就产生了距离。这就使有一些学生从最初热爱舞蹈到最终受不了这种教师的压制,而导致放弃了舞蹈学习。
1.2 融洽师生关系
老师要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更要关爱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对自己信服。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批评和引导 ,但是如果一味地只强调教师的严厉,只注重严格要求和命令管教、束缚学生,缺少和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时间久了,就会发展到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惩罚、打骂、讽刺、压制的话,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不配合老师教师或产生消极的态度,与老师作对,表面上服从老师,但是私下里却不服气。如果反其道的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舞蹈知识的时候,如果太放任学生的话,时间久了,教师就会对学生失去了教学的兴趣,不积极给予学生教育,放任学生怎么做都可以,对学生就会没有信心!学生就不会和老师合作,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很茫然,最后双方都自暴自弃了,这是教学当中最消极的状态。这种消极的态度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漠然处之,令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最终会使学生自暴自弃,这就是“ 爱而不严非爱也”。
1.3 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自己不顺心的事,不要在学生面前表露。学员看到教师可亲可敬,笑容满面,感受到教师的热诚,心理愉悦,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能夠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2 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
学习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首次提出了“情商”(EQ)(下转第181页)(上接第128页)的概念,所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或情绪智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良好的情绪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探索、追求真理。在舞蹈教学中愉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敏锐、牢固、活跃;相反,苦恼焦虑的情绪,会使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出现迟钝、受阻现象。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促使学生学习。
2.1 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导师,学生只有对舞蹈学习感兴趣,才能在学习中主动地去学习,积极配合老师进行教学。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要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完善,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设定,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舞蹈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对学生更富有感染的力量,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做到给学生一种精神的亮色。人文教育能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有了这么一点亮色,当他遇到沉重黑暗时才不至于走向绝对虚无。
2.2 赏识教育的力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因此,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作为人师,除了关心爱护学生外,还应该学会尊重、赏识学生,如同赏识自己的职业一样,让学生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这种赏识表现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就是要协同师生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应当对师生之间在期望、目标、观点上出现的一些不合谐的音符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教师要允许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并应当主动地发现学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极细小的)优点和特点。
3 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课堂气氛是课堂上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气氛,如拘谨的程度、灵活性、结构、焦虑、教师的控制、主动性以及激励作用等。课堂气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进行课堂管理的结果。课堂气氛好与不好取决于教师的领导方法和管理艺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舞蹈教学中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在舞蹈教學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一些举措和方法。课堂气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举措。总之,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教师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志强.舞蹈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培养六论.广东艺术,2002.2.
[2] 袁萍.浅淡舞蹈教师的基本素质.艺术教育,2005.5.
[3] 李佳音.浅谈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黄霞.如何面向农村培养高素质的舞蹈教师.成功(教育),2007.5.
[5] 王晓萍.浅谈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师的基本素质.赤峰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