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姣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探究的源头就是会提问题。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探索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大胆实践,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质疑;反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唯有思考才能让学习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带着思考的学习才有提高和创新的可能。可见,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但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质疑”引入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拓,有疑才会去探索。但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要改变学生这种怕质疑的现状,教师必须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氛围,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教学“長方体的认识”时,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竟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长不是4×6=24条,而是12条?”“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等。我表扬了这几个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但并不急于回答问题,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探讨思考。通过质疑问难,自由讨论,不仅保护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也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问题情景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把握课题导入这个时机,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不变的规律”时,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教其方法,培养学生善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外、教学内容的重难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阶梯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交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也要教师注意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能逐渐学会质疑。
四、因材施教,让学生独立质疑
疑,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例如,一道工程问题的练习。题目: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 ?要求:请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再添上其他条件提出问题。学生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疑声不断,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
五、追疑反思,让学生自我质疑
“问”,终于省。追疑反思,是学生体验成功喜悦的最佳表现时机,同时也是学生发现新问题、迸发创造性思维火花、启迪创新意识的关键点。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不敢问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学生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大家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样的结果,既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学生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敢说,有疑敢问,进而引导他们探索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黄英.质疑:创新思维的起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