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历史课堂亟待改进的几个问题

2014-02-06 09:29朱启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例探究性新课程

朱启胜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安徽 芜湖 241000)

最近,笔者作为安徽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比赛的评委,听了十多位参赛选手执教的新课程历史课;又作为骨干教师赴上海访学,深入上海市历史课堂听课十几节。这些课的层次都较高,其中不乏优秀的成功课例,凸显了历史教师观念的更新,体现了近几年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但是,也有不少课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新课程理念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成为教师内在的自觉行为;“以生为本”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完全彻底的落实;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缺失;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不当,有的甚至成了教学的羁绊;课堂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较随意、不严谨;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重构往往出现偏差,忽视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应该说,这些问题在目前中学历史课堂还较为普遍地存在,具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以生为本”没有落到实处

“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改革思想的精髓。“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关注学生,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成为有政治头脑、有文化基础、有实践能力、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全发展的一代新人。”[1]但不少教师对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只停留在字面理解上,没有深入到自己的意识深处,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调。

课例一:一位教师执教《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说,“你们全班40多人,我就一个人站在这里,我都不紧张,你们紧张什么?”接着播放导入音乐《兰花草》。问学生:“这是一位安徽籍大文豪作的词。你们知道是谁吗?”学生没有回答,几十秒后该教师说,“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其中两个组没有学生回答问题,该教师几次说,“我给你们机会了,你们不举手,那你们组零分啊。”下课时间到了,铃已经响了,学生都收拾书包了,她准备用于结尾的一段《恰同学少年》的视频还没有播放,只好在同学们的吵吵闹闹中勉强播放完了。

这是我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中一位参赛选手上的课。该教师专业素养不错,教学设计也较新颖,但她没有摆正自己的正确位置,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该教师在处理这节课时,至少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自己高高在上,始终有一种权威感。一开始她就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对立面,并挑起学生的紧张情绪;觉得自己比学生知识丰富,你们不懂,我来教你们。第二,思想深处存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旧观念,动辄强调不给学生分数。第三,不注意教学细节。延迟下课时间,让学生在吵吵闹闹中等待下课。

相比之下,这次安徽省比赛中一位淮北选手就做得非常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下课时,她一边说“同学们,再见”,一边向学生深深鞠躬,并快步走向门口拉开报告厅的大门,让学生有序走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感谢学生的配合。

以生为本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是追求对人心灵的关照、关怀。教师也要在心灵深处受到触动,使它成为自觉行为,在教学设计、教学提问、课堂语言、教学细节等方面,都要能够做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课堂之根本。

二、有效课堂的实践存在缺失

“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2]从听课情况来看,目前历史课堂教学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低效和无效的现象,这成了制约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的瓶颈。

课例二:一位教师也是执教《新文化运动》。开始上课时,他先花了约2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分组。导入新课后,进行第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完成表格“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旗帜、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内容、意义”。教师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写出来。学生都说没有带纸。教师马上给学生发纸,每人一张。学生花了一定时间填好后,教师叫学生回答。在教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反对旧道德时,教师讲述了“年轻妇女唐氏自杀殉夫”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在“遗憾,难过,同情,不解”四种“感觉”中,依次排序。接着话题一转,继续播放幻灯片进行教学。在教学“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时,播放了一段介绍陈独秀的生平、鲁迅的成长的视频。……下课铃响了,教师说“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大家!”学生起身准备走了,而这时教师又放了一段没有主题、没有任何说明的音乐。音乐放完了,他又说“下课。感谢大家!”然后才下课。

这也是一位参赛选手执教的课。“完成新文化运动有关内容的表格”,能不能作为探究问题,后文有论述。这一问题,由学生口头回答完全能完成,事实上教师也就是这样操作的。为什么要写在纸上呢?花了2分钟时间发纸,有什么意义!给学生分组也花了2分多钟,后来并没有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或者开展竞赛,前后没有呼应。这不是无效劳动吗?针对唐氏妇女殉夫,学生的“感觉”没有必要排序;甚至这一设问本身意义就不大,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得出结论。该教师安排的后面的一段视频,对评价新文化运动没有意义,或者这段视频放错了地方。最后一段音乐无主题、无说明,学生不理解,没有播放的必要。这是一节无效课堂的“典范”。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过程和最大的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尽快达成教学目标。它强调投入与产出的对等,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强调学习结果。教师要善于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还要重视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误区

一切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过去,它们是无法再现的,学生不能对它们进行直接观察。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不仅有文字,还有声音、图像和视频,对学生感官产生冲击,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存在不小的误区,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了课堂教学的羁绊。

课例三:一位教师执教八年级《难忘九一八》一课时,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导入新课,接着播放有关柳条湖事件的视频,简单讲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之后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引出西安事变,又播放一段较长的《西安事变》视频片段,然后简单讲述西安事变解决的经过。结束时再次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整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课后有听课教师与学生交流:“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不少学生回答:“是唱歌。”听课教师也都议论说,这节课给人的印象不太像一节历史课。这就是目前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这节课的问题在于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以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活动。重点没有讲解,难点没有分析。

这次大赛还暴露出多媒体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依赖多媒体,课件变成了权威。教师教学时,思路受多媒体牵制,顺着多媒体一屏一屏往下翻。这势必造成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而是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例如,教师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后,对学生的回答不给予评价。“答案是什么?真相是什么?请看大屏幕。”在这里,教师丧失了体现教育机智的机会;“以本为本”变成了以课件为本,教师用课件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手段,应该真正用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要有利于情境的再现、内容的解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比较随意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为了不使学生成为历史知识的“被动接收器”和“小型图书馆”,在历史教学中,就应该倡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智慧,学会学习,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首先,开展探究性学习要选择好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从这次大赛的情况来看,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问题过于简单、直白,没有开放性,不适合作为探究的问题。如课例二中那位教师将“完成新文化运动有关内容的表格”作为问题进行探究,没有“张力”,没有探究的价值。第二,有些适合探究的问题,教师没有安排,而是自己用课件直接显示答案,或者叫学生直接作答。像课例一中的那位老师,就不善于利用探究性学习来解决学习难题,不能分层次地启发学生回答。第三,即使布置了探究活动,但仍然展不开,体现不了“用教材教”的理念。下面一例就是。

课例四:一位参赛教师教学九年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布置一个探究问题:假如你是古代一位来往于欧亚之间的商人,你能说出东西方古代的交通要道吗?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之间有哪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呢?然后学生讨论交流,2分钟后,教师说“刚才两个题目的答案,你们在书本上找到了吗?”

该探究内容选择得不错,问题设计也很好,切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但是没有展开,不敢脱离教材,不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达不到探究学习的效果。安徽省历史特级教师、淮北实验高中赵剑峰老师也是这次大赛的评委,他深有同感。他说,很多参赛教师的做法,只是把教材内容“拆分成若干个简单而又低级的小问题,让学生用教材本身的文字来回答,像做填空题一样。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简单化”[3]。

其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有充分准备,不能随意,不能盲目。我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由于他对货币知识的积淀不够,出现了知识性错误。请看以下课例。

课例五:学生学习到课本两幅插图《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王尔》时疑问很多:货币名称怎么读?为什么日本货币与唐朝货币相似?等等。教师先解释说“开元通宝”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的,所以称“开元通宝”。接着开展探究讨论。他对两种货币的比较,分析得很好,从中可见日本在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商贸、手工业等方面深受中国唐朝的影响,当时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学习。

历史上确有许多以年号来命名的钱币,但此处不是。这位教师解释错了。“开元通宝”在我国陕西以及日本都有大量考古发现,它是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铸,又叫“开通元宝”,它结束了铢两钱制(半两钱、五铢钱),开始进入通宝、元宝时代,因此“开元通宝”是后世通宝、元宝之起源。“和同开王尔”是我国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安南郊发现的五枚银钱之一。这枚“和同开王尔”银币是日本遣唐使所献的贡品,是由朝廷颁赐的,这一点与在日本发现的成千上万枚的“开元通宝”意义不同,显然后者有更多的贸易作用。[4]

五、教学内容的重构存在盲目性

新课程一个重大的理念转变就是更新教材使用观念,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从课程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取舍,整合教材,合理地开发、运用课程资源,历史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自主建构者和主动实施者。笔者在这两次听课中,发现了很多精心设计、对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优秀课例。但有些教师在重构教学内容时,存在盲目的倾向,只注重形式上的追求。

课例六:一位教师在教学九年级《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时,分别讲述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展与文化传播等主要内容。然后进行课程拓展,花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重点讨论“你怎么看待美国的侵略扩张”。

这是在上海市中学课堂听的一节历史课。这位教师没有明白《课程标准》选择“古代战争”的目的,本课的内容主旨是让学生走进历史,明白古代战争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和“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教师能在最后把三次战争联系起来,阐述古代战争的必然性和对人类进程的影响,可能比单纯引导学生讨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更有意义。变通教学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必须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精神实质。

课例七:一位教师在上《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讨论来到美洲大陆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具有怎样的信仰和精神?从《“五月花号”公约》反对独裁,到“波士顿倾茶事件”反对压迫,再到《独立宣言》追求自由、平等,最后学习《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讨论为什么要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是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慧军指导的一个课例。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而是从更深层次让学生明白独立战争发生的深刻原因,让学生理解美国为什么要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权组织形式,也使学生看到了美国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崇尚自由,反对独裁和压迫。这节课抓住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挖掘和延伸。▲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和生长点[J].校长阅刊,2005(11):27-29.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N].中国教育报,2007-05-08.

[3]赵剑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EB/OL].[2012-11-05].html/xkjy/ls/xsjl/1831.html.

[4]张炜.挖掘教材,比较教学[C].历史课程教材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课例探究性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课例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