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2014-02-05 10:25:21王旭娟
职教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用文有效性中职

王旭娟

中职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王旭娟

结合中职学校语文实用文课堂教学要求和实际,论证了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中职;实用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实用文以实用为目的,是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应用型文章体裁[1]。它的阅读目标在于获取信息、重在实用、旨在求真,从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懂得一些科学常识,可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方面,实用文曾普遍受到轻视乃至忽略,但新课改以来,课标将实用文与其他文本并列为学习重点,说明了对实用文的重视[2]。其实,从中职生当前实际和未来工作需要来看,更应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因而中职实用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如何提高中职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实用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的前奏

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在课前下工夫,即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解读学生,巧妙进行教学设计[3]。

(一)深入钻研教材

真正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首先,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应学会推敲细节。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再次,教学时不要只限于教材本身的内容,还要善于将教材与其他学科联系,注重实用文与生活的联系。如教材中相应引入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适当地插入当今时代的最新信息,力求教学内容形成立体网络。这样,既可充实和丰富实用文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新颖的方式来学习实用文,强化实用文训练和实用能力的养成。

所以,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从而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解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能够知道学生的智力水平、实用文水平,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如幼师专业的学生具备舞蹈、歌唱、器乐等专业技能,开朗活泼,善于表现。教师如果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就能占据主动。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因此,实用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必须充分解读学生,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三)灵活进行教学设计

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信手拈来。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研究教材与学生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教师既要研究教材内容,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实用文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简单、明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力求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二、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主曲

课堂教学是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语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要求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始终参与教学过程。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语文教师要创设多种教学方法[4]。

(一)情境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学生喜爱更重要。只有学生想学爱学,教师才能顺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而教师应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及专业特点,设置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在讲授书信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书信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电子邮件的出现,书信的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如称谓比较亲切、坦率,表达更加简明准确,时尚用语不断出现,祝贺语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个性化特征,尤其是青少年的书信作品,更富有生动活泼的青春气息和情感色彩。

一次,正赶上母亲节,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写封信给自己的母亲。笔者引导学生在信里讲出自己想对母亲说的话,想为母亲做的事,并选出一些写得好的信,让学生课后找出有关《母亲》的歌曲配乐,在班上朗读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份浓浓的亲情。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读着读着禁不住流出了眼泪。

设置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实用文的教学贴近了生活,满足了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兴趣。

(二)提问法

教师在课堂中恰当的点拨提问,常常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注意力迅速集中于对有关内容的思索,形成浓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就实用文来说,可以提出、讲析和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专业特点进行提问。因而所提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实不宜虚,而且要有层次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选准问题的“触发点”,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教师在备课中要做到对自己的学生心中有数,课堂上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微妙变化,通过信息反馈,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想浪花,通过取向明确、具体的问题,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

如在讲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时,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问题,吸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在课文一开始提出:中国农民说,吃饭问题靠两平。你们知道是哪两平吗?引出学习的主人公袁隆平。接着笔者又问大家,你对袁隆平知道多少?大家很快说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笔者又问,为什么研究出杂交水稻就使得袁隆平这样出名,到底杂交水稻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世界有没有作用?更让我们对袁老敬佩的是,杂交水稻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的?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困难?袁老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精神?通过诸多的问题,引发学生不断地思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法

中职生一般对专业课比较感兴趣,而对文化课兴趣不高。语文课应该是活泼的、生动的,是最具有活动特质的,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认识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所蕴藏的活动欲望。

而中职实用文的教学更强调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顿悟,进而掌握操作规律,直至形成实用语文能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中职实用文教学更加注重在课堂上开展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活跃实用文课堂的气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实用文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学生展现自我专业能力,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幼师专业教学《善良》这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善良品德的理解,结合幼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课后排演《善良归家》课本剧。学生表演得很形象,学生积极性被充分挖掘,课堂气氛浓烈,在轻松、欢笑中,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善良的内涵。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这课时,笔者就开展让学生对文中精彩的话语进行文字录入练习,看谁又快又准,激发学生去看课文,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总之,通过一系列多彩的、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用文课堂教学氛围。

(四)情感法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实用文教学的情感因素。教师上课时应以饱满的精神,热烈的情绪,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态度,来挖掘实用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如沐春风、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学习,使实用文课变得生动、轻松。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自己要投入,要有激情,学生才能投入。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会思维有感情的人,教师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情动而激发”,必然能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带动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整个课堂情味浓郁。

在讲授《天山景物记》一文时,笔者自己也被文章中的内容所感动。课堂教学时,笔者饱含激情,把蕴含在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笔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激情的讲述、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生动传神的动作去弹拨学生的心弦,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其实,教师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与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将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

三、课后反思——有效教学的尾曲

课后反思是提高实用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因为无论是教学名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反思,很多感触就会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而,教师上完课后,应抽出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境,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这将使得实用文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趋于完美。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追求实用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实用文的乐趣,得到生命的发展与提升。

[1]徐克强.实用文教学法初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7-29.

[2]沈玲蓉.谈实用文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06(6):36-38.

[3]单学根.职校实用文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新西部,2008(24):216-217.

[4]吴忌.“实用文”教学的“语文性”探究[J].学语文,2013(4):6-8.

G712

A

1674-7747(2014)06-0047-03

王旭娟,女,安徽省芜湖师范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陈国平]

猜你喜欢
实用文有效性中职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交互转换:构建实用文阅读思维模型
实用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当前中职生实用写作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2:54:48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中国航海(2014年1期)2014-05-09 07:54:30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实用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2期)2014-02-28 2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