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KSAOs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

2014-02-05 10:25:21李小杰
职教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手段计算机教学内容

李小杰

引入KSAOs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索

李小杰

在引入KSAOs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应参考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项目的进行节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就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KSAOs

KSAOs模型是指为了完成某项特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其它的一些个性特征的目录清单,它是基于知识、技能、能力和其它个性因素来培养职业技能的一种人力资源培养和评价模式,是检验企业或组织相应典型职位胜任力的模型。本文将以此模型为基础,探讨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问题。

一、引入KSAOs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笔者曾在《基于KSAOs模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以专业为依托,以“企业专家+专职技术骨干教师”为核心团队,以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K(知识)、S(技能)、A(能力)、Os(个性)为目标,辅以特长培养为机制,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指导性纲领,也是改革的前提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实现的重要保证,两者相辅相成。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施的载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得以实现的生动体现。引入KSAOs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核心。基于行动导向的、模拟企业真实情境的、项目式的、循序渐进式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得以实现;而生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和培养学生各项潜能,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确定了以KSAOs为基础进行计算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明确了教学目标及培养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整体开发和设计。

二、引入KSAOs的课堂教学观念改革

引入KSAOs企业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K(知识)、S(技能)、A(能力)、Os(个性)为目标,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由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其个性及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理念上,计算机知识将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操作技能存在于具体的项目情境中

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包括了更为复杂的A(能力)和Os(个性),也可以理解为情商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应适当采用情感策略,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认知匹配和形式匹配,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学习情感因素,增强课题教学效果及学生情商的培养,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全方位个人能力的培养。[2]

(二)在教学方式上,向行动导向、建构式教学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中将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使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倾斜。在引入KSAOs的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将模拟企业的真实情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教师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引导、启发学生完成任务,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及人才的多层次培养。

(三)在教师角色上,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

一些教师工作态度认真、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但就是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很不理想。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作为教师,没有从传统的角色中脱离出来,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没有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基于KSAOs的课程建设中,教师要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中心位置,而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可以是一位共同项目的参与者,可以是一位学习的指导者,也可以是一位旁观者。教师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改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引入 KSAOs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一)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明确每次课每个项目节点的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只有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一个教学项目进行中,不同的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学项目,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不同的。例如,有些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培养的是团队协作能力;有些项目需要展现个人技能,培养的是个人独立工作能力。在不同的目标下,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目标。

2.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特性契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生动体现,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契合,应该能够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更乐于被学生所接受。成功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契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同一教学内容在面对不同特性的班级时,也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需要注重个性的存在,否则只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要辅以有效的评价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施,需要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为辅助,不同的教学项目在不同的节点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应的,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设计先进、合理的教学评价手段,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自我学习满足的效用。例如,在团队合作项目中,教师在分组工作中就要考虑到每个同学的工作量,小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要保证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事可做;此外,为了防止个别成员搭顺风车、蹭分数,在设计评价手段中要考虑到此类情况,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每个同学都认真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引入KSAOs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廖昌荫所绘制的“学习方式与师生互动关系”图,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划分为5种典型学习方式:灌输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及建构式学习。[3]灌输式学习类似于“填鸭式教学”,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处于完全的中心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启发式学习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有所减弱,学生被赋予了一定的活动量,但是,教师仍然处于主体地位;发现式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被极大地减弱,甚至被完全取消,而学生处于活动的中心;探究式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仍处于活动的中心位置,其活动量大于教师的活动量;建构式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量是相互平衡的,二者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建构优先原则为主,指导优先原则为辅”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意义建构”、“情境”、“协调”、“对话”等方式,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可以归结为以上类型。笔者认为,这5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是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利用及综合应用。因此,在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应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引入KSAOs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要教给学生的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个工具,从而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在企业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主要充当两个方面的角色:一个是群体中的一员,另一个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学活动中要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选择。引入KSAOs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小组教学法。采用小组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组的大小,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分解教学内容,划分小组,以确保每个小组成员拥有充足的工作量;(2)组的管理,教师在分组初期有时需要协助小组成员形成团队意识,推选小组长进行管理;(3)组的考核,教师要制定细致科学的小组考核方法,调动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通常采用小组内部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尽量防止“搭顺风车”现象,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意义。

2.社会实践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课下和课内共同完成的方式,如社会实践教学法。这种方法使用时应注意:(1)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实践内容;(2)要选取可操作的实践内容;(3)要提供所需的操作环境。例如,根据高职学生大多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经济意识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以“校园小创业”为主题,开展了调查问卷设计(word)、数据分析(excel)、创业展示(ppt)等系列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3.开放式教学法。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项目是无解的,不同的个体将给出不同的项目结果。例如,在演示文稿制作(ppt)模块,根本没有固定的答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开放式教学,讲解设计的注意要点及技巧的使用,而其他的内容则通过具体的任务,由学生自由发挥。

4.课堂展示教学法。课堂展示教学法通常配合其它教学方法一起实施。采用课堂展示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创造潜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笔者在“校园小创业”教学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就采用了课堂展示教学法,学生将自己的创业设想、调查结果、可行性分析、创业蓝图等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汇报。展示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ppt制作水平、文案处理能力以及项目策划能力,又锻炼了其表达能力,有些学生甚至还设计了企业宣传标语、展示动作等。

必须注意的是,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切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过度使用,教师要张弛有度,以避免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和厌烦感。在知识传递的初期,通常采用边讲边练教学法,同时,将启发式、发现式、建构式等教学方法贯穿始终,在每一项目的进行中,教师都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参考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水平、项目的进行节点而定,做到遵循合适的节点,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

[1]李小杰.基于KSAOs模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1(20):1-4.

[2]张德江.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5):8-9.

[3]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内容和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14-15.

G712

A

1674-7747(2014)06-0064-03

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课题“引入KSAOs的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ZD1118)

李小杰,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育。

[责任编辑 盛 艳]

猜你喜欢
手段计算机教学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