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伟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此后,教育部又专门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根据文件精神,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信息化改革中,创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
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深层变革,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1]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在网民构成中超过一半为24岁以下的年青人,在中职生中经常使用网络的学生接近100%。网络的普及对中职生的发展利弊共存,如何利用网络引导中职生进行学习,进而促进其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中职教育将学生封闭起来,将教学置身于网络之外是不可取的,而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职业教育已开发了一系列专业课教学平台,然而,关于德育课程的教学平台还很少,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平台则更少。因此,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平台创建的相关研究非常必要。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大纲根据中职生和学科知识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2]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一系列具有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在基层教学课堂被广泛使用,使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很大提高。但受时间、空间及教师人力的限制,单纯的课堂教学仍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等。因此,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具有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等优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动的学习动机,由于大多热衷于网络、游戏等,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信息化教学平台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依据游戏化的学习理念,设计数字化的学习游戏,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信息,使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环境下学习。根据中职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对学生完成学习的情况进行激励性考核评价,同时,将游戏作为与学习者沟通的平台,使信息在游戏中传递,从而脱离传统的单向说教模式,将互动元素引入到沟通环节之中。
对广大中职生来说,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一个既新鲜又陌生的学习平台,所以,通过系统化指南说明对学习者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指南应该包括任务介绍、学习线路、评价机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根据中职生的需要,任务介绍主要讲解学生通过学习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旨在通过任务驱动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学习线路主要介绍学习的程序,以免学生在适用平台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评价机制主要介绍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所获得的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提供动力,目标指引方向,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资源应该包括课堂视频、知识链接、作品展示、经典案例、网站拓展等。课堂视频可以微课堂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出现,主要供学生课前学习或课后复习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从而满足学习的个性化需要;知识链接主要连接教材之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在作品展示部分,学生通过点击可以查看以往学生设计的优秀职业生涯规划作品,从而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样板;经典案例模块为学生提供名人职业成长视频案例,以帮助其增强自信,激励成长;网站拓展模块提供了几个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网站,以拓宽学生视野。
此模块设计为一个网上交流论坛,作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观点的网上平台。论坛设计基于交互设计理论,每位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回应、响应或鼓励。该设计适用于当学生的各项特质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理想职业的要求时,使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让老师和其他同学为自己解答疑惑,提供建议。
活动体验应该包括情境体验和游戏体验两部分内容。情境体验设置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它主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生活展现、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游戏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初步认识自我。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设置一个“探索兴趣岛”游戏。游戏创设如下情景:如果你乘坐的飞机发生故障,不得不迫降在以下6个岛屿中的1个,请你点击图片选择最想去的3个岛屿。完成此项任务可以得到一个月亮奖励。通过此游戏,学生可以初步测试出自己的性格类型。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平台还应该包括职业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网上测试,以使学生能够准确清晰地认识自我。这些测试可以在教学平台上设置一些链接,也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方式,使用一些网络公司开发的测试软件,如朗途等。
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涉及到个人心理特征的测试,这些测试结果属于每位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宜将结果放置在开放的教学平台上,而应该设置一些只供个人查询的权限(如用户名和登录密码)。这样,每位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需要注册登录,也可修改密码,学习过程中一些个人测试只有自己和老师才能看到,保证了私密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效果。
中职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较差,如何调动学生使用平台学习的积极性,是关系到教学平台使用实效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来解决,比如,学生每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会根据提示得到相应的奖励标识,教师可将奖励标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打分的依据,对于奖励得分前十名的同学,可在“学习之星”页面进行展示,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随时会遇到有关平台使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平台的使用实效。因此,在平台创建中应设置便捷的使用帮助链接,当学生产生疑问,不知该如何处理时,只要点击“使用帮助”,就能解决问题。“使用帮助”中既包括一些常见问题的答案,也有对问题的在线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创建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如缺乏相关的经费支持和技术支持等。因此,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创建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应该看到,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信息化发展必将给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