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娟,张春艳,熊璐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惠州 5600;.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广东惠州 5600)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的药物,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但正因为其用途广、起效快,目前临床存在多种不合理应用的现象[1]。为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原卫生部于2011年颁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简称“我院”)对该指导原则的执行情况,笔者抽查了我院2011—2013年的门急诊处方,对其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和合理性分析。
按10%的比例抽取我院2011—2013 年每月门急诊处方,共371 990 张,其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共33 351张。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新编药物学》(17 版),对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途径、科室分布、针对疾病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
经统计,2011—2013 年我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处方比例分别为10.21%、9.64%和7.58%。用药途径集中在注射、口服,局部用药较少,其中注射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途径分布见表1。
表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途径分布Tab 1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经统计,2011—2013 年我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最多的科室为儿科,并以注射剂及吸入制剂为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见表2。
经统计,2011—2013 年我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前10位疾病诊断见表3。
经统计,2011—2013年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的比例分别为14.75%、11.86%、9.92%。存在问题主要是诊断不完善和超适应证使用,如发热查因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应用糖皮质激素也较常见。
表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科室的使用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clinical departments in which glucocorticoids were used
表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前10位诊断疾病分布Tab 3 Top 10 diseases diagnosed in the prescriptions of glucocorticoids
2011—2013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我院门急诊使用均较广泛,但总使用率逐年降低。其中,注射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逐年降低,口服和吸入制剂的使用率逐年升高,这体现了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途径趋于合理。我院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这类疾病急症时亦需全身用药,非应急治疗时以局部用药为首选途径,以降低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故喷雾剂型、吸入剂型类糖皮质激素应用率逐年上升。皮肤系统疾病及眼科疾病的糖皮质激素应用绝大部分为局部外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临床适应证较广的药物,在我院临床各科使用广泛,儿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尤为突出。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均为单一用药,主要应用于急性支管炎、急性咽/喉炎、咽峡炎、感染性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地塞米松注射液联用。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这类患儿的临床症状[2]。糖皮质激素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期,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3]。但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有滥用的趋势,如用于感染性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文献指出: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原则上3 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建议物理降温退热;3个月以上的儿童在体温≥38.5 ℃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才予以药物降温[4]。目前认为,最适于儿童使用的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应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用于儿童。另外,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和造成负氮平衡,使儿童的生长发育抑制、受阻,长期使用儿童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等。因此,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权衡利弊,严格把握适应证,不应以退热为目的使用。
耳鼻喉科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主要是利用其较强的抗水肿、免疫抑制以及保护机体免于细胞内毒素性损害作用[5]。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首选一线治疗药物。中/重度持续性或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在急症期,如有必要可以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但不推荐肌肉注射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低剂量鼻内糖皮质激素即可有效控制。但鼻内糖皮质激素对鼻腔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鼻腔干燥、鼻结痂、鼻出血等副作用,长期使用者如发生鼻部真菌感染,则应停用糖皮质激素并给予适当治疗[3]。在急慢性喉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仅限于有喉咙水肿的患者,急症缓解后应及时停药。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皮肤疾病的外用制剂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复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等。我院的皮肤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基本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时,不同部位的皮肤穿透力不同,涂布的面积也不宜过大、过厚,一个部位一般连续外用不应超过2 周[6]。外用糖皮质激素与许多皮肤局限性不良反应有关,主要因为药物对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如导致皮肤变薄和萎缩)引起,同时可能与干扰皮肤菌群有关(如导致超感染或机会性感染)[7],长期应用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医师应注意用药疗程,药师发药时也应提醒患者不能随意增加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本次调查发现,不合理处方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的处方中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较为突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病毒为主,因为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并且能抑制白细胞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因此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8]。但其不是退热药和消炎药,对病毒更无抑制作用,滥用将会造成机体免疫抑制,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等各种感染,增加治疗难度[9]。部分处方在使用疗程及剂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门诊患者的用药史了解不详、临时用药盲目和疗程把握不严等,应引起高度重视。疗程过长将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5]。另有处方诊断为“关节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或骨坏死,因此诊断为单纯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不应使用此类药。
对比查阅文献资料[5,10],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和某些综合医院相差不大,并且逐年降低,说明我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的总体水平有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特别是儿科用药。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学习培训,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证,合理制订治疗方案,避免滥用。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院更重视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并由此开展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专项点评,我院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 高洪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0):224-225.
[2] 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
[3] 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11-02-16.
[4] 江丽欢.门诊处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9):777-779.
[5] 梅昭,杨良芹,金桂兰,等.某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处方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38):3854-3856.
[6] 林晨燕.我院2007 年—2009 年糖皮质激素类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0):205-207.
[7] 陈莉,曾文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39-40.
[8] 邓增潮,梁增杰,李坤浪.儿科处方用药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4):2319-2321.
[9] 高银清,刘凯平.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113-114.
[10] 栗珊,张永丽,唐文.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门诊处方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