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燕
【摘 要】问”是一门学问,作为老师不仅要会“问”,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问”。其实,一个好学会学的人必是学而善思的人,亦即是“敢问”、“会问”、“好问”的人。作为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这个“问”字,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问”课堂氛围 引导 发现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需要作出改变。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改变以往师主动教,生被动学的局面。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如何引导?如何向学生提问呢?
在高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于“问”,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 培养学生慧眼发现问题,从而“想问”
若学生想问,必定是发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而生“疑”,并允许学生大胆假设,允许不同假设并存,锤炼学生发现问题,追索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新课前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卡克发现国际象棋后,国王为了嘉奖他,向他发现的国际象棋的14个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麦,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最后一格放粒小麦,国王听后计算,发现小麦数量大得惊人,若将小麦铺在地面上,可将整个地球表面铺上三厘米的一层。这个惊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怎样去计算,而 又是怎样一种意义,这就为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及乘方运算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地思考。但是,在设置悬念时,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如设置的悬念要难易适度,使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设置的悬念要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设置的悬念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情绪相结合,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们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材易错之处”,适时地进行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想问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热情,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问”
首先,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处在一种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放松,便能将思维调至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作为教师,应与学生角色平等,热情对待每一个孩子,特别应温柔对待学困生及胆子较小的学生。大大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若学生质疑出错,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采取否定批评的态度,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因势利导,逐步帮助他们学会质疑和提问。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纸板,把三个角剪下后摆成一个平角,并抓住时机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三个内角之和为180°”这一规律,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类似这种发现法教学,让学生既学得愉快,又记得牢固。又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平移和探讨平移的两要素”时,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共同完成的游戏——“听指令玩游戏”:指令1:向前走;指令2:走一步;指令3:向前走一步;其中在指令1和指令2的游戏中,我故意走出与学生不一样的位置,然后提问为什么前两个游戏大家走出来位置不一样,而第3个游戏走出来位置又是否一致?让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带着疑问分小组讨论,当他们大胆的提出的自己解决的办法时不要因为错误而责怪他们,只要再提示下就可以了。
三 积极引导,常导不懈,使学生“好问”
“好问”是一种探索的欲望,也是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因此,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想质疑、敢质疑。当学生思维活跃时教师应积极配合,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思维处于停滞或消极状态,教师应巧妙引导,启动学生内驱动力。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我先准备一些蜻蜓和蝴蝶等昆虫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体会出形状美的奥秘,进而总结出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美的享受,接着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或物体的实例,这样枯燥的数学课即刻变为欣赏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使得他们好问不同的问题。
四 启发思维,使学生“会问”
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最关键的还是要“会问”,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方法才是关键,要让学生意识到不会问就是不会学。那该如何提问呢?教师应让他们明白,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应是提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重难点处、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对提的不好的问题进行指正或补充,久而久之,学生的提问能力必会上升一个台阶。
另外,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口说,说错了重说;说的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好继续说;没想好的,想好再说。若出现一些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的情况,老师应该耐心,针对他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再请同学补充订正,最后请该同学重说。采取低要求,多说多练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
总而言之,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想方设法,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转向主动质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