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抬
【摘 要】新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在能力上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政治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并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正是这些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 设置情境 问题教学
所谓问题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的问答式教学,而是以问题为载体(即以问题为取向)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生问、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生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等。但它更加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下是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尝试运用问题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教师要有问题教学的意识并掌握问题教学的技巧
教师的问题教学技巧还应该体现在把握问题的开放性和宽广性方面。问题内容的开放性表现了思路和视野的开阔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越宽,对有关问题就越易旁征博引,越易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他学科领域,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教材,尤其要善于将日常生活中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成有趣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科知识的广泛性,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热情。问题内容的宽广性表现为除政治学以外,可以广泛渗透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
二 问题源于学生
“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这是亚里士多德讲过的一句深刻而又朴实的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即使偶尔提出不恰当甚至荒唐或错误的问题,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是其进行独立思考的结果。这个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力量。这种源于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解决而收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中依靠教师的反复强调、三令五申,学生不假思索、亦步亦趋所无与伦比的,更重要的是前者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越达成知识目标的本身,它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三 问题源于教学
“问题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问题教学”的教学过程本身会产生问题,也需要提出问题;它以提出问题为前提,但是除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会提出怎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价值?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
1.设置情境,激发认知动因
借助不断变化的形式和叙述,注重揭示条件性知识,创设“变式”性问题情境,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因。在政治学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急切地期盼问题的解决,以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营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教师和课本是“权威”,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内容由教师来把握。由于教师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等原因,使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问题却越来越少。在“问题教学”中,要改变这种压制学生的局面,就需要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更多的人能够提出问题;同时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使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再则,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激励机制,促使学生质疑。如采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方式,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评分,难度最高、最有创造性的得分就高。这样,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各种疑难问题、有创造价值的问题、意义深远的问题接踵而来。
四 把问题交给学生
教师交给学生的问题可以分两类: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或来自教学反馈的问题;二是学生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这两类问题都可以交给学生,使其在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习方法,学会创新。当然,教师需要把握好问题的度——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即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取的,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果子”。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教学是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