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探析

2013-09-25 07:48李爱琴王迎春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

李爱琴 王迎春

摘 要: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在二者因果关系问题上,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自我效能感包含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按照焦虑、认知、行为之间的递归性或循环性关系,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交互的。在教学上,从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关键词:二语自我效能感;二语习得焦虑;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3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08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二语习得仅仅注重认知因素诸如智力和语言学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重视情感因素的影响。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就指出了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从此,外语教学研究也由研究“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学生情感角度探讨二语习得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受到重视,大大推动了情感因素作为习得者个体差异的探讨。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其中焦虑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Arnold & Brown,1999)。审视二语习得中的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关系,考察二者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科学地分析和决策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 二语习得焦虑、二语自我效能感概述

二语习得焦虑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烦躁、恐惧、害怕出错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张日昇、袁莉敏,2004;MacIntyre,1989;Horwitz, 1991;Phillips, 1992),二语习得焦虑与语言习得成绩成反比关系:二语习得焦虑越强烈,二语成绩往往越低。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因而,二语自我效能感可以理解为学习者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二语学习的主观判断(MacIntyre,1989)。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二语习得成绩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关系,二语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其成绩越好(MacIntyre,1989)。

2 . 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的关系

二语习得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即习得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焦虑水平就越低(田宝、郭德俊,2004)。尽管如此,在二语习得焦虑与自我效能感二者的因果关系问题上,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2 . 1 二语自我效能感对二语习得焦虑的影响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存在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心身反应过程即情绪反应是其中之一。当个体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自我效能感较高者,会更有兴趣和热情从事学习活动。在行动中更加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积极地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结果,良好的结果又起到强化的作用,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者在解决问题之前,习惯从积极方面考虑,形成积极预期,碰到问题时,保持乐观心态,较少产生焦虑。当个体自我效能感较低时,会怀疑自己处理、控制环境潜在威胁的能力,认为环境充满了危险,因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学习者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是二语习得焦虑的来源之一。二语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二语习得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中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的变量。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能够产生积极的自我调节反应,如调整自我评价标准、调整复习策略、管理复习任务和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等,因此将有效地预防二语习得焦虑。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自我监控,往往会体验到沮丧、害怕、无助等十分消极的情绪,怀疑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对学习结果预期较为悲观,认为所有的努力是白费功夫,从而产生较高的焦虑情绪。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信念决定了人们的动机水平,表现为个体在行为中付出了多少努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时间上。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心和自我期望,学习过程中会表现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正视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克服不适当的行为,以保证学习的成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习者则相反,他们信心不足,对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一种不能掌控的心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采取被动、消极、应付的方式,不愿付出努力,碰到问题和困难就回避、放弃。如此一来,不同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将会导致不同的解决任务能力,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结果将导致不同的焦虑水平。

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干扰成就目标对焦虑的影响,表现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倾向于追求趋向取向的目标,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考试焦虑(王宽明、夏小刚,2012)。

2 . 2 二语习得焦虑对二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对焦虑与学习效率的研究表明,焦虑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焦虑最利于学习效率,过低或过高的焦虑都对学习不利。过低焦虑会使学习者不能排除环境中无关因素的干扰,行为松懈,没有学习热情和责任心,学习效果较差;过高焦虑会使学习者注意力狭窄,认知行为失常,学习效果也不好。换言之,二语习得焦虑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及其发挥,进而影响到学习者的二语成绩。此外,二语习得焦虑不仅影响对任务的认知,还影响到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涉及自尊、自信。二语学习过程中,由于焦虑的消极影响,学习者的“语言自我”将受到威胁,使语言训练受到抑制,弱化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动性,导致逃避行为。作为自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综合体,自我效能感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情感成分,焦虑情绪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焦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焦虑水平较高的人自我评价和自信心较低,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田宝和郭德俊在对考试焦虑、自我效能感和考试成绩三者的关系考察中指出,考试自我效能感对考试成绩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考试焦虑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是通过考试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而产生影响的(田宝、郭德俊,2004)。杜玉改等人也指出,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缓解考试焦虑对学习投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即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和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变量(杜玉改,2012)。

3 . 提升二语习得自我效能感,调适二语习得焦虑

事实上,焦虑、认知、行为之间是一种递归性或循环性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包含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其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交互的。因此,在教学上,从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3 . 1 提升二语习得自我效能感

为了调适二语习得焦虑,关键在于提升学习者的二语自我效能感。根据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归因训练都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强化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为此,教师需要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人文关怀,或是直接情感融入,或是增加学习者的成功体验,进一步强化学习者的二语自我效能感。

第一,不断体验二语习得成就,对失败进行积极归因。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学目标设定难度适当,让学生看到希望,多一些信心。从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中提升二语学习自我效能感。记住几个单词、背诵几个句子、读懂一段文字并及时鼓励和反馈,让学生展现长处,都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语言基本功差,词汇量少,造成了二语习得自我效能感不足。因此,需要引导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于内部且可控的因素,如努力程度不够或基础积累不够,避免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没有语言天赋等内部不可控因素。

第二,发挥榜样的力量。与类似的人作比较,容易获得自我效能感判断。当类似者或示范者取得了成功,会认为自己也能成功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应为学习者多树立正面典型的榜样形象,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观察学习榜样过程中,学习者表达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学习榜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听取较多学习者的有益评论和意见。

第三,注重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既可以运用测试形式,也可以采用非测试的形式。测试形式中可采用更多的主观试题方式,从多角度观察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进展程度。非测试形式中可以通过现场记录、日记、周记、个人描述、口头报告等进行评价,让学习者认识自我,实现自主学习,其目的是激励学习者学习,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使之获得成就感,提升自我效能感。

3 . 2 调适二语习得焦虑

为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习者的情绪,引导学习者对二语学习的焦虑情绪进行管理。

第一,审视语言教学观。包括教师角色、对待犯错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教学策略。除了知识传授,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多些交流互动,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第二,创建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压力小、威胁少、互助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习者减轻焦虑,增强自信。适时开展一些如表演、辩论、小组间比赛等形式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Arnold, J. & H. J. Brown. Introduction. In J. Arnold (ed.).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MacIntyre P. D. & Gardner R. C. Anxiet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oward a theoretical clarific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1989(39): 251-275.

Phillips E. M.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students oral test[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2(76): 14-26.

杜玉改、上官金雪. 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考试焦虑与学习投入中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3):10-13.

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340-343.

王宽明、夏小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对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30):153-155.

张日昇、袁莉敏.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56-61.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
年龄与二语习得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浅析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启示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基于输入、输出假说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探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低年级小学英语中的语言偏误与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