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新课程的实施面临着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为了使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更有利于每一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本文针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话题,以例谈的方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76-02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与拓展教材、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促进师生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的课程资源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存在诸多困惑。这无疑成了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笔者认为,无论是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还是信息化课程资源,都要贴近学生实际。
1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课程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或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课程资源,才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对于用"自己的"课程资源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最愿意参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
【案例1】
S老师教学"直面挫折"(湘师大版思想品德(下同)七上2.2)时,用这样的素材导入:
首先,师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兴奋地说:"周杰伦!"。老师话锋一转:"没错,是周杰伦是大家特别喜欢的、非常耀眼的歌星。那他的成长之路是不是顺利得让大家羡慕呢?谁能说说周杰伦的成长经历。"
接着学生自由说、教师播放文字介绍坎坷经历,学生阅读了解。
然后教师引导:"可见,即使在有着一夜成名神话的明星们的成长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有荆棘丛生。人生路上挫折与我们如影相随。那么让我们一起认识挫折,学会将挫折踩在脚底下,并让它因此而丰富我们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直面挫折'。"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追星"心理,对自己的偶像了如指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偶像崇拜到痴迷的程度。S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追星"心理,用当红明星周杰伦的坎坷经历引出课题,为学习"经受挫折的考验"等内容奠定基础。
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课程资源
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爱好、已有知识等,既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充分挖掘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活生生的课程资源。
【案例2】
为了教学"立志与成功"(七上2.3),G老师选取本校身残志坚的学生小于的事迹创设情境:
师:先请大家猜一个人好吗?
生:(齐答)好!
师:他,先天性小脑瘫痪,起初自己吃饭都不方便,却能刻苦练习,书法作品在市级获奖;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开运动会是却要为运动员服务;他从起初的吐字不清,经过千万遍的刻苦练习,在校朗诵会获得一等奖;他的作文在作文选上发表;他以顽强的毅力、优异的成绩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年又被评为市"十佳少年"……他是?
生:(齐答)于XX。
师:是的,他的事迹曾经让我们感动得流泪。是什么精神使他忍受痛苦取得骄人成绩的呢?
生:坚强的意志。
师:正处于青春年少、奋发有为的我们应当怎样锻炼意志呢?这节课来学习"立志与成功"。
教材提供的案例中,两名中国版"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事迹虽然也具有典型性、教育性等特点,但毕竟是"纸上得来",远不及学生耳闻目睹的小于的事迹更有亲和力、更令学生信服,因而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课程资源
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差别很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中的学生的水平也有差别,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到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而且影响到对课程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把握,还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教材的编写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顾得如此周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必须考虑所教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案例3】
九年级国情教育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少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概念、学生划概念背概念、考试考概念、学过以后脑子里没有概念。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偏离新课改精神,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的。
M老师教学"改革开放富起来"( 八下2.2)时,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根据下表回家采访并作记录。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采访资料、分析家庭变化原因,引出"改革开放富起来"。 全课的教学从学生家庭和身边的人和事出发,结合学生所见、所闻、所感进行的,便于学生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有利于学生树立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以上案例中,教师选取了学生能够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典型资料来充实课程资源。
4适时捕捉与学生相关的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布鲁姆说过:"教学要素都预设好了,教学就不是一门艺术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利或不利于教学的意外因素,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并将这些意外转化为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有娴熟的随机应变能力。
【案例4】
女老师执教"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七下2.3),刚要结束"学会把握好奇"时,发现一名男同学正在偷看小说。她说:"小说里有许多动人的情节,使人感到好奇。请大家讨论一下,假设我们上课时想看小说应该怎样?"学生纷纷思考和讨论,那名男生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小说。女老师接着说:"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
这位老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没有采取停课批评等方式去处理,而是巧妙地将课堂上的意外现象转化为课程资源,既有针对性地教育了那名男生,又巧妙地过渡到下面的学习内容,可谓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给我们提出新的了挑战。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做有心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践、认知能力等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效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既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5.19。
[3]《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冯根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