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林军
《漫话邮政》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的第一课,分漫步“知识窗”、走进“活动角”、感受“体验园”、展示“集邮册”和体会“故事屋”五个部分。我选择的是第一课时,将“文明邮政”内容放到第二课时着重解决。设计时,我将目标定位为:了解一张明信片的邮寄过程,知道从古至今人类传递信件方式的变迁,初步明了邮政局的主要工作,感受现代信息社会中邮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捷、便利,体会现代邮政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但是,活动目标明确后,如何有效地达成目标,该选择何种能使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令我着实费了一番工夫。教材中有关本课的教学内容首先向学生呈现了一组图片,真实记录从古至今人类传递信息方式的变迁。如何利用好这组图片呢?第一次试教时,我做了这样的处理。
【一次执教】
课件播放邮局处理信件的过程。
师:分拣完了,这张明信片该怎么办呢?
生:要送出去。
师:那该用什么来送呢?(师随机出示教材上的几张图片,上面有信鸽、马、汽车、轮船、飞机)
生1:我觉得该用飞机,飞机速度快。
生2:我觉得该用信鸽,绑在鸽子腿上,多有意思!
生3:用轮船也可以啊。
师:我们这里的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一般不用轮船来送。
……
【课后反思】
在这次试教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虽然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选择合适的送信工具来感受现代邮政的快捷,可是由于学生对邮政了解甚少,加之我的引导不够,没有选择好合适的载体、路径,以至于学生在选择上显得随意性极大。由于缺乏经验,我在学生选择递送方式后并没有进行准确、恰当的回应。例如,那位学生讲到飞鸽传书,提到“有意思”,可见他选择鸽子纯粹只是感觉新奇好玩,我却无以应对,更没能及时追问:“飞鸽传书存在什么问题?”导致这个环节缺乏目的性的原因是我心中的目标意识还不够强,选择的方法不恰当,单纯为热闹而热闹,为形式而形式。
意识到自己虽定下了目标,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有效落实,致使活动难以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学生根本不能真切地感受现代邮政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捷。于是,在专家和前辈的帮助引领下,我对活动过程加以调整,同时,针对四年级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他们课前做好准备,调查古代传递信件的方式。在后来的教学中,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变化。
【二次试教】
师(在了解明信片的传递方式之后):现在的信件是这样传递的,那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回到古代,那时候的人们是怎么传递信件的?它与现代邮政相比又存在什么缺陷呢?课前我们都进行了调查,现在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我知道古代用信鸽来传递信件,就是把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飞到信要送去的地方。和现代相比,它的缺陷就是不安全。
师:怎么不安全呢?
生:可能飞到半途被人打下来。
师:是啊,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收不到这张明信片了。
生:我知道古代有专门送信的驿站,也就是人骑着马送信,但是一般都是替官府送文书的。
师:哎呀,那么咱们普通老百姓要送信,该怎么办啊?
生:大多数只能托人捎带信件。
师:那么,我这张明信片要是托人步行捎带到800千米外的我朋友那里,要多长时间?一般一个人马不停蹄地走,每天能走20千米,算一算800千米的路程,需要走多长时间?
生(抢着回答):40天!
师:要一个多月啊!而且那时候的道路没有现在这么通畅,就靠两条腿跋山涉水,如果遇到刮风下雨,那这时间就更不能保证了。
生:我还知道古代有人用漂流瓶传递信件。有个故事,哥伦布率领探险队到达美洲的一个小岛,返回前,他担心自己乘坐的帆船回不到西班牙,就给女王写了一封信,把信放在瓶子里。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00多年才被人发现!
师:300年啊!这多耽误事儿啊!这传递时间之长,可算是世界之最了!可见,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飞鸽传书,还是驿站传信,都不够快捷。再看这张明信片,它送到我手里需要多久?我们一起来看看邮戳。
生(惊叹):只需要两天,真是太快了!
师:是啊,跟古代相比,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呢!
【执教感悟】
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得课堂呈现出理想的状态,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两次不同的教学效果,也使我感悟良多。
感悟一:凸显主体,充分互动
从两次执教情况来看,虽然都预设了同样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次执教时,我只在形式上单一、机械地操作,漠视学生,对学生的表述心中无底,更没能在情感上调动学生,没能体现现代邮政的快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二次执教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古今信件传递方式的对比,辅以恰当的追问、点拨与评价,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古代传递信件的极不便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感悟二:落实目标,水到渠成
课前,我在制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在课堂中,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没有抓住重点,忽略了主心骨,导致课堂教学的开展不够深入,浮于表面。因而二次执教时,我进一步明确了此环节是要通过古今对比,在比较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现代邮政的快捷这一目标。古代传递信件的方式不过是了解,是一个引子,重要的是它们与现代邮政相比所存在的缺陷。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显示现代邮政的快捷,古代的缓慢与不可靠。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始终不离主题,“太不可靠了!”“这传递时间之长,可算是世界之最了!”“现代邮政就是快捷啊!”这样的承接语,使学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感觉到现代邮政比起古代来的确是快捷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水到渠成,也达到了我们所要追求的魅力品德课堂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