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剑 龚劬
[摘 要]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机遇。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协作学习模式、第二课堂开辟、教师角色定位的培养措施,并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估,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网络环境;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89-03
0 引言
大学教育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创新型社会建设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是大学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1]。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趋势。胡锦涛在团中央15届会议上要求广大青年“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而青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院校教育方式。
1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多处在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创新的欲望和热情[2]。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已有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大,对书本或教师的观点不敢提出异议,其中自评具有自信心、好奇心、敢于质疑和意志坚强的学生只占5%,自评具有想象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学生只占17%[3]。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还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习惯于知识的全盘接受而非辩证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强的网络依赖症[2]。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到互联网中寻找答案,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离开互联网就不会解答问题,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能力培养机遇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传播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与传统媒介不同,互联网的传播速度相当快,同时知识容量大、信息密集。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具有迅速、便捷的特点。大学生是接触互联网的最大、最活跃群体,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中,学生能自主地获取信息,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了解知识的多样性,有利于加强对学科领域的认识。网络成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通过互联网可以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由于网络交流不是“面对面”,因此可以打消顾虑,自由表达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敢于质疑各种权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开放学习平台。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消除学生的“拿来主义”,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而网络环境却为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第二课堂、角色定位、量化评估五个维度进行设计,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体系。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3.1 任务驱动教学
将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为具体的任务,逐层分解,变传统的内容驱动教学为任务驱动教学,以任务为导向,在每个任务框架里,教师先明确任务的性质及要求,启发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拓展,教师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需要自主讨论和解决问题。简单的任务可以在课内完成,如果是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也可以放到课外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任务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根据任务能动地去查阅文献,检索资料,动手实践,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最终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能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传统的内容驱动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教学的学习目标更明确,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以《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邮路选择单元为例,设计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图1。
3.2 协作学习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呈现反馈快、信息量大、多元化的特点。采用协作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取长补短,在充分的知识交流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一般来讲,有如下四种协作学习模式: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在协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在知识的发布者、知识的异议者、知识的接受者之间灵活转换。当新的知识出现时,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同时又自由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在意见的交锋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看法,从而辩证全面地认识世界。在网络环境下,讨论的场所从传统的教室、办公室拓展到互联网,成员可以是全球范围内有相同兴趣爱好者[4]。在协作学习模式中,成员的角色可以灵活转换,平等对话,重在观点的交流,从而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精神。
3.3 开辟第二课堂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进一步拓展,是孕育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借助于互联网,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作品创作及各类科学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渴望,通过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3.4 教师角色定位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取得理想效果,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师要根据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制定可行计划,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明确,力图成为学生专业的引导者、情感的支持者,课堂的对话者和教学科研的合作者[1],逐步将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动地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要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任务从简单到复杂的进阶过程中,主动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对学生的一些好的意见和想法进行鼓励,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积极主动参与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师生从传统的教学关系到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的转变。
3.5 效果量化评估
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有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网络环境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与教学对象、教学课程、教学手段等息息相关,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可对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进行量化评估。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采用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量表,量化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通过对比测试来评估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体系实施的量化效果。
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以重庆大学弘深学院的学生为对象,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化学》、《代数与几何》、《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完成相应的课程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提高任务,确保学生的预习及学习效果,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任务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协作学习模式,在课堂内采用分组方式,学生集思广益,积极讨论,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分组发言,广泛交流。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BBS论坛、课程QQ群等方式进行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形式多样、时间空间自由的交流,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单一传授转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信任、支持,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间断地应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保证了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和效果。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第二课堂,弘深学院制定了科学实践资助与奖励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和重庆大学科研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现金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在201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弘深学院有5个队获得一等奖,3个队获得二等奖,获奖学生数占全院同年级学生数的比例为24%;在2012年9月份结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弘深学院有9名同学获得全国奖项,11名同学获得重庆市一等奖,16名同学获得重庆市二等奖,获奖学生数占全院同年级学生数的比例为36%;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现金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有2个队获得全国二等奖;学生在第二课堂提出的“一种基于电话控制的电暖气”、“输液自动报警系统”、“一种节水型卫生间冲水系统及其楼层用水系统”等分别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在第三届重庆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学院2010级65%的学生成功立项。以上都说明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训练,效果良好。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围绕“学生自主发现-选择-探究-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过程来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并通过第二课堂学以致用,期间教师不断转换角色,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上培养体系的效果可通过量化评估来反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从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第二课堂、角色定位、量化评估五个维度进行设计,保证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斌.论大学教师的创新型角色定位及教学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0-123.
[2]李慧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1):55-56.
[3]宋加涛.网络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2):66-69.
[4]宋琦,刘小玲,范国盛.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