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中译本争论始末及有关的几点思考

2013-04-29 19:20李光贞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争论

摘 要:2007年7月,日本学者对村上春树中译本的翻译问题提出批评,不久林少华撰文进行反驳,此后,围绕着译本中的“直译”、“意译”问题,引发了一场巨大争论。表面上看,该场争论是围绕着译本文体展开,其实是各自不同翻译观的深刻体现。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绝非是孤立存在的。现在的翻译学正面临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的字面翻译走向了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有益的学术批评,能起到推动我国翻译文学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村上春树中译本 争论 翻译观 译语文化

1989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由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后村上作品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因其小说中一贯追求的“我写小说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使个人灵魂的尊严彰显,并用光芒照耀它”①的写作宗旨,从而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和喜爱。目前村上作品中文翻译者中以大陆的林少华、台湾的赖明珠最为有名,二人的翻译风格虽然各有特色,但总体说来林译本以“意译”、赖译本以“直译”为主。然而,林译本日前遭到日本学者的批评与质疑,认为其译作不够忠实原作风格,相比之下,赖译本的翻译因为较为口语化的表达,更接近作品原貌。此后围绕村上春树作品中译本中的“意译”、“直译”等问题,评论家、研究者、教授、报社、出版社甚至译者本人都加入进来,纷纷撰文,各抒己见,在中日两国日本文学研究界引起了极大争论和关注。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看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关于译本风格激烈争论的背后,其实是对翻译观认识存在着的巨大差异。本稿拟通过梳理村上春树中译本论争的始末,对翻译的本质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廓清,对我国翻译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有益的学术批评,真正形成与日本学者的“学术对话”局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1.2007年7月25日,日本东京大学藤井省三教授在其所著《村上春树心目中的中国》一书的第五章②中,对村上春树中译本的翻译问题提出批评。藤井省三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用的是“口语体”,林少华译本的“文语体”远离了村上语体,并以《挪威的森林》中译本中的一段话为例,对大陆林少华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香港叶惠译本进行比较后指出:相对于林少华的翻译,台湾的赖明珠译本较为忠实原著意思,林译本有点过于“浓妆艳抹”;并进一步指出惟有最大限度传达原著文体或风格的翻译才是“良质”翻译。{3}此外,藤井省三还引用林少华说过的话:“汉语(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4},同时将“日文式翻译腔”称为“和臭”提出批评,暗示其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的“优势”,指林少华有“汉语民族主义倾向”。

林少华于同年11月28日撰文进行反驳,文中开首部分就写道:

非我瞎吹,自上学以来,无论考试还是作业,从未得过0分,未尝过“鸭蛋”是何滋味。不料在当老师给人打分打了二三十年之后,陡然被人打了一个大大的0分……给我打这0分的……一位颇有名气的日本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中文系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员藤井省三先生。打分对象……是我自鸣得意的领域:翻译,且是村上作品的翻译。自“林家铺子”开张以来,如此沉重的、决绝的打击还是头一遭。{5}

从林少华文章的开首部分,不难看出其愤然的心情。同时,因为在中国村上文学的爱好者众多,一时间,围绕着林译本、赖译本的不同风格问题,各路人士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学术杂志、新闻报纸、网络、个人博客都成为争论的阵地,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2008年3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村上文学中文翻译学术专题研讨会”。从研讨会题目看,虽然是村上文学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但从其参会者的发言、讨论内容来看,却是围绕着“林译文体”展开。林少华和藤井省三应邀到场并先后发言,林少华作了题为“翻译的文体和文体的翻译”的演讲,继续坚持自己的翻译观:将意境翻译出来才是更大的忠实。藤井省三发言的题目为《村上春■の中国■■——日本文化の土着化と中国本土文化の■革》,两人依然针锋相对。此后中国大陆日语界唯一的学术杂志——《日语学习与研究》在2009年第1期中,刊出此次演讲会的三篇演讲稿:《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林少华),《村上春■の中国■■——日本文化の土着化と中国本土文化の■革》(藤井省三),《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王成)。后该杂志在2009年第5期中再发有关三篇论文,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林译村上文本在中国大陆》(杨炳菁),《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王志松),《文本的翻译与评说——以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为例》(林璋)。足可见该场论争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2008年11月1日,东京大学文学部召开题为“东亚与村上春树”研讨会,会议主题主要是讨论村上作品在东亚地区的接受和传播问题,华语圈中最为有名的林少华、赖明珠、叶蕙三位村上作品译者均受邀参加研讨会。一天的会议中,学者和译者们围绕着村上作品的翻译方法展开争论,关于“意译”、“直译”之争再起,且十分激烈。几位年轻的中国村上作品研究者在此次研讨会上,就林译本中存在的诸如音乐、外来语的翻译问题等,毫不客气地提出尖锐批评,认为林译本在华丽用词的背后,微妙地偏离了原文。林少华则坚持他的翻译观:文学作品翻译说到底就是原作文风和译者文风相兼容的结果,这是翻译的宿命,但也是翻译的有趣之处。{6}

其实,林少华自1989年翻译出版《挪威的森林》以来,已经翻译了38部村上作品{7},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翻译村上文学作品的译者。客观来说,村上文学能在中国大陆如此畅销、流传广泛,林少华的翻译功不可没。然而,早在该场争论发生之前,围绕着他的翻译风格等问题早在几年前就见诸报章、网络了。对于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问题,因为读者层面各自译者的拥泵者中,有懂日语者有不懂日语者,情况过于庞大复杂,本稿无法将其纳入讨论范围,只是在学术界(具体说来是日本文学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挺林派、批林派和中间派。如2009年第1期《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的三篇论文作者分别为:林少华、藤井省三、王成。前两篇旗帜鲜明自不用说,王成的论文读来十分有趣:一方面肯定林少华的翻译付出很多,村上春树在大陆的流行林译本功不可没,一方面又说翻译本身就不是完美的艺术,并强调藤井教授指责林译本有“汉语民族主义”不妥等,有中间派倾向。其后,如前所述该杂志又在第5期中,推出三篇相关论文(杨炳菁、王志松、林璋)来讨论该问题:其中杨炳菁曾经参加过在东京大学召开的《东亚与村上春树》研讨会,在发言中就曾尖锐地批评过林译本,这次的文章不过是那次研讨会观点的继续而已;王志松和林璋的论文则从技术层面,以林译《挪威的森林》为分析样本,对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进行技术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翻译中是否运用分析技术会直接影响译文成败。

其实《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在2008年第2期中就发表过陶振孝的《关于文学翻译的思考——评林少华的文学翻译观点》文章,力挺林少华的翻译。有趣的是,陶振孝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他的观点与在同一所大学任教的杨炳菁的观点相左:陶认为“其(林少华)翻译态度一丝不苟,翻译操作字斟句酌,翻译转换彻底到位,翻译结果文字优美,让人手不释卷”{8};后者则认为林译本有误译漏译、美化原文等倾向。《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李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S1)也属“挺林派”文章。其他较有代表性的还有:陈伯鼎:《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蔡鸣雁:《试论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以〈挪威的森林〉的两个译本为例》(《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第4期);周予、李萌萌:《“树”、“林”间的契合——浅析林少华对村上春树作品的译介》(《消费导刊》2008年第3期);陈伯鼎:《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翻译风格初探》(《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2009年),等等。

不仅是大陆的研究者,香港的研究者也加入到这场论争中。如,李卓贤:《村上春树的中文世界版图》(2008年8月19日香港《文汇报》文化视点版);张敬伟:《〈挪威的森林〉翻译争论》(2007年12月8日香港《文汇报》文化视点版)。前中国大陆《日本文学》(现已停刊)主编、旅日学者李长声也接受报社采访,对该问题谈了自己的见解:《李长声谈村上作品的中文翻译》(东方早报2009年2月15日)。台湾村上译者赖明珠也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翻译就是要忠实于原著》(赖明珠,香港《苹果日报》2009年6月22日)……一时间,围绕着村上中译本的翻译问题,展开论争,热闹非凡。

2.从以上来看,该场争论表面上是围绕着村上作品中译本的“文体”之争,其实是各自不同翻译观的争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是感性认识;而本质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我们对本质的认识是理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即是说,在面对一件事情时,如果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以现象代替本质,就会犯主观片面的错误。据此观点,我们有必要客观、理性地审视这场争论,并通过梳理这场论争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对翻译的本质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以期更加接近其争论本质。

赖明珠参加2008年香港书展接受访问时曾经这样说道:“我读到林先生的版本,有一部分因为是简体字的原因,所以我感到有一点点不同的感觉。林先生对唐诗有喜好,跟我所翻译的,所体会的村上春树不太一样。”{9}在赖先生这短短的两句话中,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一、简体字问题;二、喜好唐诗的林先生的作品带有古典风格。其实这两个基本信息上升到理论高度就是译语文化问题。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把翻譯看做是静止的、纯语言的行为,而是把它看做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语文化即文化翻译观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文化翻译观认为,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比语言学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翻译活动。{10}译语文化对译者及其译语的影响,是受一定审美标准、欣赏习惯、表达方式等诸多时代因素影响的,译者都是在一定的译学风气中从事翻译,没有例外。例如,林少华和赖明珠的翻译,两者都是认真负责、富有才华的译者,但他们的翻译风格却差别巨大,究其根底,主要是因为受译语文化的影响。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差异,对日本文化的接受也有差异,这就直接导致大陆译者和台湾译者对原著在译介过程中产生差异,而各自地区的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也会产生差异。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虽然中港台文化、文字、语言相同,但由于在文学和市场接轨的程度上更接近于日本,所以港台对村上作品的翻译更合藤井先生的审美趣味”。{11}有的大陆读者则直率地说道:“林少华+村上才是我心中的完美,突然发现如果我第一眼看的不是林译的村上,我根本不会喜欢上村上的。”{12}再如,后来引起广泛争论的施小炜译本问题,有的读者就这样表示道:施先生译得不错,但就不喜欢这种风格。{13}显然,这与读者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阅读口味深刻关联。

由此可以看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绝非孤立存在,在翻译活动中,原文作者、源语文本、译语读者以及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都与译者发生着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然而事实上我们知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较少有机会同原文作者进行交流、探讨的,这样,源语文本的类型、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相对地位、译者本身的态度和目的以及译语读者的层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影响翻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以下这位研究者的话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中日文学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开放化程度上的差异,也使得二人在翻译风格上大有不同。日本文学和西方文学接轨紧密,中国文学完全开放式地和全球化接轨乃是近二十年才有的事,这种时间上的落差使得中日两国学人对文学的解读也存在着思维意识上的差别。”{14}从这个层面上讲,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或者说,所谓“忠实”,不仅是译者对原文作者的忠实,也包括译者对读者的忠实,两者是相一致的,是否可读亦就成为检验其翻译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1963年9月,在杜布罗夫尼克(南斯拉夫)召开的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国际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翻译宪章》中,关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忠实问题,第一章第四条明确写道:

(4)任何译文都应忠实于原意,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形式,遵守这种忠实的原则是翻译工作者法律上与道德上的义务。

在谈到如何处理与原文关系时也明确写道:

(5)然而,正确的译文不应同逐字翻译混为一谈,因为翻译的忠实并不排除文字上的必要改变,以便使人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在另一个国家体会到原作的形式、气氛及其内在含意。

译者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的“直译”、“意译”问题,《翻译宪章》中的规定无疑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参考标准。

3.为什么同样一个村上春树,转换成中文就会出现几张如此迥异的面孔,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

3.1.接受美学理论的创始人尧斯认为,无论源语文本是怎样有趣的作品,在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称不上是完成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的翻译研究应该从传统的以源语文本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既然任何文本在翻译过程中都要部分地妥协和折中,那么译者就应该抛弃逐字逐句的翻译原则,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原作风格的同时,选取最恰如其分的翻译。在翻译中读者究竟处在何种地位?译者的主体性何为?廓清这些问题,不仅能对翻译的学术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翻译的发展。

如今的翻译界有一种习惯认识,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即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还有一种认识,认为只要直译才能叫做忠实于原著。其实,翻译是一种双语间的博弈,译者和原作者是合作互补关系。村上春树本人也从事翻译工作,关于翻译他曾这样说道:“我想,出色的翻译首先需要的恐怕是语言能力,但同样需要的还有——尤其文学作品——充满个人偏见的爱。说得极端些,只要有了这点,其他概不需要。说起我对自己作品的翻译的首要希求,恰恰就是这点。”{15}由此说来,好的译者不仅要译笔生花,也要有知识,有学养,既有专精之才,也有通识之学,更要有激情。

3.2.林少华译本、赖明珠译本,其实都是从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的{16},他们也是在翻译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力,赢得读者的。但从对于研究者对他们各自译作风格的争论来看,现在的翻译学无疑正在面临着一种转折:从属于语言学层面上字面翻译走向文化层面的阐释和再现。罗曼·雅各布森认为,翻译本身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时代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翻译文学还是翻译研究本身,已经形成与政治、与哲学、与后殖民、与女性主义、与伦理道德等多角度的关系。理论的力量在于创新,而我们也需要创新的理论,译者也好,评论者也好,不同观点的争鸣为翻译批评标准研究提供了多向度、动态的观念。这些观点和观念构成了翻译批评标准的现代内涵,并因此提高了翻译批评标准的解释力。

3.3、村上春树被誉为日本“八十年代文学旗手”,曾获得“群像新人赏”、“野间文艺赏”、“谷崎润一郎文学赏”、“耶路撒冷文学奖”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英美等国多次重版发行,《挪威的森林》更是取得销量一千万册(2009)的佳绩,广泛引起“村上春树现象”。然而围绕着具有如此巨大国际影响力作家的争论,除了《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集中刊登过两期六篇(多)文章外,却没有引起多少我国文学翻译界评论家的关注,多见的只是网上刊登的一些零星的评论和译者之间的言论。在当今,翻译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见,日本文学在中国影响力较弱,译者队伍人员不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余光中曾经说过:“翻译是一种很苦的工作,也是一种很难的艺术。大翻译家都是高明的‘文字的媒婆,他得具有一种能力,将两种并非一见钟情甚至是冤家的文字,配成情投意合的一对佳偶。”{17}也即是说,翻译是一项用另一种语言来再现原文内容的创造性工作,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于翻译家的辛勤劳动,要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2010年,村上春树新作《1Q84》发表,该部作品在台湾的译者仍是赖明珠,大陆的译者则改由施小炜担纲。一时间,有关村上春树中文翻译的风波再度兴起,各个版本不同的翻译风格,会使争论变得更加激烈。其实,学术争鸣的意义不在于对哪个译本孰优孰劣做一个定性判断,也并非是简单地臆断两个或者说三个版本在翻译过程中的得与失,而在于透过村上作品中译本翻译争论的表面现象,探讨其隐藏在深处的人们对翻译观的认识,重新探讨翻译的标准,拓宽认识翻译问题的新思路。{18}如果这场争论能沿着这个方向深入下去,这将是该场争论对我国乃至世界翻译研究、翻译批评最大的贡献。

① 2009年2月9日村上春树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所做演讲中的话语,原文为英文。本文译文引自南都周刊2009年3月6日第296期。

② 第五章的题目为:「にぎやかな翻■の森-中国 香港 台湾各版の比■研究」。

{3} 藤井省三.村上春■のなかの中国[M] .日本■京:朝日新■社出版社,2007:189-218.

{4} 林少华.“和臭”要不得——村上春树文集翻译随笔[J] .出版广角1998(1):61.

{5} 林少华.林译村上:“0”分?![N] .北京:中华读书报,2007-07-28。

{6} 笔者当时正在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感受到热烈的现场气氛的同时,也感受到一股火药味。

{7} 據林少华博客透漏,最近又有5本交给出版社等待出版,这样算来,林译本就达到43本之多。

{8} 陶振孝.关于文学翻译的思考——评林少华的文学翻译观点[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78.

{9} 林少华vs赖明珠.“再创造的艺术”与“像无色透明的白开水”[J] .城市画报,2008(16):92.

{10} 苏珊·巴斯内特.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8。

{11}{14} 张敬伟.《挪威的森林》翻译争论[N].香港文汇报·文化视点版,2007-12-08。

{12} http://tieba.baidu.com/f?kz=252836249.2007.

{13}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576304/2010.

{15} 村上春树.大洋新闻.见http://www.yuyitrans.com/trans1.htm.2007-12-09.

{16} 村上作品刚传入中国时也曾经译者众多。林少华真正对村上形成垄断是最近10年间的事,他在与众多译者的竞争中完胜。

{17}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2:2.

{18} 2009年3月30日,上海作协举办名为“现代日本文学介绍讲座——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的讲座,藤井省三教授应邀发表演讲。第二天藤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说的“浓妆艳抹”并不是批评词,仅指林少华的翻译特点。见2009年4月1日《新闻晨报》B04版。

2012年9月27日,我校邀请藤井省三教授做《村上春树与中国》演讲。藤井教授在最后谈到此问题时仍然表示,他所论及的只是翻译特点。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外语专项研究项目:《日语教材本土化研究》(批准号:11CWZJ44)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李光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日本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争论
在争论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超链式课堂”争论笔录与思考
元代的黄河治理
汉代今古文经之争
展望数字化未来:认识新学习平台重温技术的争论
再论WTO执行法律本质:遵守抑或再平衡
争论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由“争论”到“辩论”,从“自由”到“自主”
由“争论”到“辩论”,从“自由”到“自主”
“道德银行”的争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