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论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7-06-08 15:57梅玲玲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数学

梅玲玲

摘 要:课堂争论,是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巧妙利用课堂争论点,不断挖掘数学课堂争论资源,有利于凸显学生创新个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争论的价值和如何让争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落实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争论;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的受众是一群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的学生,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争论现象是一种常态。学生往往圍绕基础知识类问题、原始问题、数学发展性问题进行面红耳赤的争论。透过课堂争论,我们能够获知学生课堂学习情感投入状态,把握学生思维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一、小学数学课堂争论的价值

课堂争论,是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作用巨大。

1. 强化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需要凸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的争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话语权,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反复的、常态化的争论将有助于强化小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意识,改变当前被动接受的现状,使学生思维具备腾飞的平台。

2. 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的张力

学生思维的张力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改革,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争论则扩大了数学课堂互动主体,不再局限于师生互动,而且注重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争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思维张力,使课堂更具活力。

3. 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升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课堂争论中,学生往往情感投入充分,学习热情高涨。在争论中获胜的同学,往往学习信心倍增;失败的学生往往会从失败中获得知识,调整学习状态,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展现学生生命活力。

二、争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落实

1. 题意分歧处巧争论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题意,必然会导致思维进入误区,影响学生解题的结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题意出现分歧的地方巧妙地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通过争论,明确题意的导向性,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例如这样一道题目:三(1)班有35位同学和5名老师,师生春天出去春游,如果每一辆轿车除驾驶员还可以坐4个人,那么至少需要多少辆轿车?

问题抛出后,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生1:9辆轿车。

生2:10辆轿车。

看到两位同学给出的不同答案,于是笔者让这两位同学进行争论,各自进行阐述。

生1:我用35除以4,8辆坐不了,所以需要9辆。

生2:你审题不清,把5名老师漏掉了,应该是用35加上5,再除以4。

学生的争论使他们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为了激起学生的进一步争论,笔者追问: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答案呢?

很快有学生给出新的答案。

生3:可以是9辆,如果5名老师都会开车,则可以充当驾驶员。其他学生在这一思维下纷纷进行其他猜想。于是笔者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审题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思维缺陷处挑争论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期,学生的思维不可能达到全面认识问题的高度,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出现因思维缺陷造成的片面性,影响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维可能存在缺陷的地方挑起学生进行争论,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思维的不足,从而形成全面发展的思维。

例如下列题目:观察下图,用“几个几”的形式加以表述。

生1:8个1。

生2:4个2。

生3:2个4。

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往往给出一种答案,于是笔者就挑起学生之间的争论。

师:三个同学给出了三个答案,哪一位同学的答案正确呢?

学生经过争论,认为三个同学的答案都对。此时,笔者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看来数学中有时候答案不止一个,所以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才能得出全面的答案。

3. 方法比较处引争论

比较是数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通过比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多元化解题方法,强化学生优化解题的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方法比较处引发学生争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成果与学习体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高度。

例如统计图,小学生接触的统计图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为了深化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争论。

师:同学们,我们一共学习过几种统计图,你认为哪一种统计图比较好呢?

学生的答案各异,在学生充分争论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种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各有各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合适的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4. 重点难点处设争论

一节有效的课堂必然能使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处设争论,通过争论激发学生思辨意识,从而强化学生对重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扇形统计图》教学,这是建立在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基础上的,这三种统计图具有各自的优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优势,在教学重难点处笔者巧设争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各自的概念是不是一样,作用是不是相同?

学生通过对三种统计图展开争论,归纳出三种统计图各自的概念与用途: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作用是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作用是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争论,较好地明确了三种统计图的概念与作用,有效突出了數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统计图知识要点。

5. 联系生活实际引争论

目前数学教学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比较僵化,局限于数学课程,难以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笑话百出:一个鸡蛋200克,一头大象1000克……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孤立开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在联系生活处挑起争论,强化学生数学与生活的概念,使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数学学习开掘活水之源。

例如《可能性》一课的教学,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展开争论。

让学生玩“猜牌游戏”,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的花色。学生猜出了不同的答案。

师:你们有不同意见,但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吗?(没有)因此,咱们应该在回答时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可能)这张牌有哪几种可能?(让学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师:它可能是红桃K吗?(板书:不可能)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一张是什么A。

生:红桃A。

师:能说得肯定一些吗?为什么这么肯定?(板书:一定)

师:它可能是黑桃A吗?

生:不可能。

师: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一般有几种情况?

……

在不断地争论中,学生对可能性的三种情况形成了清晰的认识:可能、不可能与一定,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争论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培养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一门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课堂实际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巧妙利用课堂争论点,不断挖掘数学课堂争论资源。同时发挥好教师在数学课堂争论中的作用,调控好课堂争论方向,把握课堂争论的度,制定课堂争论的原则,做好学生争论的裁判,使争论成为翘起学生思维的支点。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小学数学
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初探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