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结合鲍照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鲍照部分乐府诗的解读,选取其中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主题——生命主题进行研究。通过鲍照乐府诗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入世、愤慨不平、消极行乐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结合儒、道思想,并运用心理分析学科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三种不同生命态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其乐府诗中生命主题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关键词:鲍照 乐府诗 生命主题
根据钱仲联增补的《鲍参军集注》,鲍照作品中现存的乐府诗有86首。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成就颇高的文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萧涤非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说:“鲍氏乐府之在南朝,犹之黑夜孤星,中流砥柱,其源乃从汉魏乐府中来,而与整个南朝乐府不类”,并称他为“汉乐府大作家”。鲍照作为一位乐府诗人的声名建筑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上,这一组诗震撼乐府诗坛,为乐府诗的兴盛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鲍照的部分乐府诗继承了《诗经》中的国风及汉魏乐府民歌的传统精神,对整个南朝乐府及唐代新乐府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鲍照乐府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其乐府诗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主题——“生命主题”进行研究。
一、积极入世
儒家思想提倡直面现实社会,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也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而鲍照则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
《南史》卷十三中记载:“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工。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赠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令。”{1}这段记载表现出鲍照渴望建功立业、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鲍照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体现在其诸多的乐府诗篇之中。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十中写道:“君不见■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头。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坟基。”{2}通过对木槿朝花夕落的描写,对这种转瞬即逝的繁华的描绘,劝诫人们应当把握今朝,积极入世,因为死后“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鲍照在《拟行路难》十一中写道:“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人生倏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3}作者通过对“枯箨”、“亡灵”这些客观对象的描写,进而联想到人生倏忽如绝电的命运,同样劝诫世人要奋发进取,积极入世。鲍照在《拟行路难》十三中写道:“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4}写出诗人初从军时抱负很大,情绪极高,表达了诗人起初满怀壮志、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鲍照在《拟行路难》十八中写道:“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 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5}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期望、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鲍照在《代出自蓟北门行》中写道:“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砂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忠臣,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6}这首诗着重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和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体现出鲍照思想中具有儒家思想模式下典型的“士”文化性格属性。
以上内容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层面以《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主体,并结合乐府诗中的其他作品,对鲍照的乐府诗进行了解读分析,体现出鲍照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进而表现出渴望建功立业并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
二、愤慨不平
鲍照愤慨不平的原因受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外有社会政治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内有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及诗人性格结构的主观因素的渗透。
外在的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当时不合理的社会门阀制度让寒门之士备受压抑。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依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刘宋是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文学史的一个分水岭。随着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中国史上漫長的南北分裂局面形成。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刘宋政权不仅目睹了外部的分裂局面,其内部的政权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外部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内部贵族大地主给农民头上加上了繁重的租税徭役。那是一个充满政治内乱与谋杀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因而惨死,正是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政治环境下,鲍照以一介侍臣的身份在刘宋诸王不同幕府的迁转中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实际上鲍照本人就是一个政治斗争下的牺牲者。
内在的主观原因主要是鲍照出身于寒门,属于庶族,社会地位卑微。但其愤慨不平的根本原因是鲍照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后,人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人生价值。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鲍照的乐府诗作品,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进行分析。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理论。下面结合心理学科的知识,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较好地理解鲍照愤慨不平的原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
“马斯洛认为,忽视心理因素而一味关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其他因素,会使我们对自己与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关系缺乏正确、合理的认识。在任何情况下,性格结构都应该被理解为是许多决定性因素的具体化。”{7}鲍照面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客观现象,表现在其乐府诗中所有愤慨不平的根本原因,都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进行分析论证。
鲍照在《拟行路难》其二中写道:“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诗人以弃妇诗的形式影射出自己将不会再被君王宋文帝重用的万般无奈,表现出其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鲍照在《拟行路难》其三中写道:“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诗人以闺怨诗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由于诗人归属与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六中写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以及鲍照在《拟行路难》十四中写道:“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从这幾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面对时光的流逝,社会的不平,自己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内心感到无比惆怅。充分表现出诗人由于自我实现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慨不平之情。
以上举例从心理分析学科的角度,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乐府诗中的相关诗篇进行了分析论证,诗人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并愤慨不平的根本原因是诗人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三、消极避世
南北朝文人的文化结构是儒道思想的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因此文化理念、哲学感悟形成合力影响着文人的创作。道家思想起于乱世,对南北朝文化的影响是以儒家文化整体衰颓为前提的。作为文人,儒家积极进取与道家淡泊明志的思想统一于一身,在失意时接受道思想的调剂和慰藉,达观乐天,从而才能达到一种相对完善的人格精神。当处于乱世,或不遇时,难以自保,道家思想便成了他们心灵的安慰,他们心寄玄远,游历山水,怡养性情。作为南北朝初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鲍照郁郁不得志,不为重用,遂心向老庄。因而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是也融入了道家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道家思想是一种补充,使其思想更加深邃、完美。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中写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这是一种道家极力提倡的淡泊名利的隐世生活境界。又如庄子在外篇《秋水》中写道:“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9}在人生观方面,庄子鄙弃这种追求名誉地位、声色货利的生活,要求达到精神自由的世界。这种超功利、超自然的人生追求,是作者不满当时纷乱的社会,并企图摆脱现实的空想,在生活中绝对不会实现的。儒家不多谈生死问题,庄子则大谈生死问题,认为对于生与死应该等量齐观,不必悦生恶死。庄子肯定客观规律性,但是完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承认一切“事之变”都不是不得不热的,实际上只是不动情感,泰然自若,就能“自适其适”了。这种自由只是一种消极的适应而已。庄子向往自由,其实只是用虚幻的想象来安慰自己。鲍照的部分诗篇中同样体现出道家这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学术界大都同意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并非一时一地之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经历的增多,鲍照面对这些客观对象的变化,思想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诗中体现为由壮志难酬的愤慨转为洒脱超然的无奈。
洒脱超然的无奈体现为一种消极行乐的道家避世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诗中:鲍照在《拟行路难》其五中写道:“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诗歌表达出一种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消极的情绪。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十中写道:“但闻风声野鸟吟,岂忆平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表达出一种洒脱超然、及时行乐的无奈情感。鲍照在《拟行路难》十三中写道:“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人生经历的增多,作者的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道家老庄思想对他看待自我人生和外在世界的影响。鲍照在《拟行路难》十五中写道:“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同样体现出一种消极行乐的道家避世思想。鲍照在《拟行路难》十八中写道:“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但愿樽中九酝满, 莫惜床头百个钱。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此与《拟行路难》其五中表达的情感相似,体现出一种消极行乐度世的生命态度。
以上从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层面对鲍照乐府诗中的相关诗篇进行了分析论证,体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自身经历的增多,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开始对鲍照的人生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钟嵘在《诗品》中评鲍照云:“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诡,含茂先之靡。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证明了鲍照虽然富有才华,但由于他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而无法被时代所重视,无法在当时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主题体现了文学对人生命价值本身的直接的深思反省。上文中写到的积极入世、愤慨不平、消极避世是鲍照面对社会和人生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生命态度,这三种不同的生命态度在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内在关系。正是由于诗人积极入世,才产生了愤慨不平的情感,继而产生了消极避世的思想。不同的态度转化也是一个正常的仕进文人所经历的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鲍照在乐府诗中流露出自己对生命的体认和感悟,在这种体悟中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思索。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照我们自身,是为了我们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 (唐)李延寿撰,陈苏镇等标点:《南史》卷十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2}{3}{4}{5}{6} (南朝宋)鲍照著,丁福林、丛玲玲校注:《鲍照集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86页,第689页,第693页,第702页,第13页。
{7} [美]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人本哲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8}{9}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第345页,第510页。
参考文献:
[1] (南朝宋)鲍照著,丁福林、丛玲玲校注.鲍照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钱仲联.鲍参军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 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5]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 (美)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人本哲学[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7]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曹道衡,俞绍初.魏晋南北朝诗选评[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9]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作 者:朱秋云,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0教硕士研究。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